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督亢陂

督亢陂

亦作督亢渠。在今河北涿州市东南十里。即战国末燕太子丹使荆轲赍图以献秦者。《魏书·裴延㑺传》: 延㑺肃宗时任幽州刺史, “范阳郡有旧督亢渠, 径五十里”, 㑺疏通旧迹以溉田。 《清一统志·顺天府二》: 督亢陂,“ 《旧志》: 陂池广衍,跨连新城、固安二境”。


猜你喜欢

  • 平江起义旧址

    在今湖南平江县东三里三阳乡黄土仑。原为天岳书院,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在此发动湖南独立第五师一团部分官兵武装起义,一举攻克平江县城,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

  • 三十二窟山

    在今河北迁西县北稍东五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三十二窟山“在县西北百八十里。袤五十里, 高七八里,盘折而上。郭造卿曰:辽泽州有神山、九宫、石子岭,此山可以当之,因改名泽高山”。

  • 秦岭县

    隋开皇中改伯阳县置,属秦州。治所即今甘肃天水市东伯阳乡。大业初属天水郡。唐贞观十七年 (643) 省入清水县。古县名。隋开皇年间改伯阳县置,治今甘肃省天水市东伯阳镇。属天水郡。唐贞观十七年(643年)

  • 鹿城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安定县置,属冀州。治所在今河北辛集市东北旧城镇。《元和志》 卷17鹿城县: “取县东故鹿城为名。” 大业初属信都郡。唐属深州,至德元年 (756) 改名束鹿县。古县名。隋开

  • 乐东县

    1936年置,属广东省。治所即今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1987年改设乐东黎族自治县。1988年划归海南省。旧县名。1936年析昌江、感恩两县各一部置,治今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抱由镇。1987年底撤销,

  • 故郡城

    即今河北行唐县北故郡村。西汉至东晋为南行唐县治。《方舆纪要》 卷14行唐县引 《城冢记》: “今县北三十里有行唐故城,俗谓之故郡城,以后魏尝置唐郡于此也。”

  • 喀尔喀札萨克旗

    喀尔喀南右旗的俗称。在今青海共和县西沙珠玉河北岸。

  • 明通县

    亦作通明县。南宋绍兴中改明通院置,属达州。治所在今四川城口县西南一百四十里明通镇。一说在今万源市东南一百二十里旧院镇。元至元二十二年 (1285) 废。古县名。南宋置,治今重庆市城口县南明通镇。属达州

  • 利港

    在今江苏江阴市西。东北入长江。《舆地纪胜》卷9江阴军:利港“在县西五十里。《四番志》云:本名渔浦,因鱼得利,因名”。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9:北宋乾兴元年(1022),“江阴军属县有利港,久废

  • 洺磁路

    蒙古宪宗二年 (1252) 改邢洺路置,治所在永年县 (今河北永年县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北邯郸、永年、鸡泽、磁县、曲周、武安、成安、肥乡、广平等市县地。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为广平路。蒙古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