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子
即今辽宁本溪市北石桥子镇。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辽宁本溪县:“火连寨,当西辽阳与北石桥往来道路之交叉点。”
即今辽宁本溪市北石桥子镇。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辽宁本溪县:“火连寨,当西辽阳与北石桥往来道路之交叉点。”
约当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后旗境内一水。《魏书·太祖纪》:天兴二年(399),命诸将分三道大袭高车,“车驾亲勒六军从中道自駮髯水西北”。即此。
即今甘肃徽、成二县境之洛河。《元和志》卷22同谷县:下辨水“一名甘泉,县东北七十里”。
①唐方镇名。景云元年(710)以安西都护兼四镇经略大使,开元六年(718)始称四镇节度使。其后以治安西都护府(治今新疆库车),节度使例兼安西都护,故亦称安西或安西四镇,统辖龟兹、于阗、疏勒、焉耆四镇。
1935年改砚山设治区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砚山县。以西北郊有砚山为名。在云南省东南部。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面积 3888 平方千米。人口44.2万。辖4镇、8乡(含4彝族乡)。县人民政府驻江
唐置,属翼州。在今四川茂县西北。
亦作拉里宗。清宣统二年 (1910) 改嘉黎县置,属四川川边道。治所在今西藏嘉黎县西北嘉黎乡。1959年改为嘉黎县。即“拉里宗”。
即辋川。在今陕西蓝田县南。即“辋川(1)”。
清雍正十二年(1734)设,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左旗东南呼拉特山。见民国《黑龙江志稿》卷33《武备志·兵事》。
即可伞城。今乌孜别克斯坦东部纳曼干北卡桑赛。《元史·曷思麦里传》:曷思麦里“初为西辽阔儿罕近侍,后为谷则斡儿朵所属可散八思哈长官。太祖西征,曷思麦里率可散等城酋长迎降”。即“渴塞城”。
在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东北。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4: “塔尔噶尔水发源,东北流百六十余里有伊西克图水由南来汇,同北流百三十里入伊犁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