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牛驿
南宋端平间置,属宁化县。即今福建宁化县南石牛。《方舆纪要》卷98汀州府宁化县:石牛驿在“县南七十里。以傍有石牛而名”。为通往长汀县的交通要道。清雍正十二年(1734)驿废,改置石牛巡司于此,并兼理驿务。
南宋理宗端平年间置,即今福建省宁化县东南石牛。元改为石牛站,明复改为驿。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置石牛巡检司于此。
南宋端平间置,属宁化县。即今福建宁化县南石牛。《方舆纪要》卷98汀州府宁化县:石牛驿在“县南七十里。以傍有石牛而名”。为通往长汀县的交通要道。清雍正十二年(1734)驿废,改置石牛巡司于此,并兼理驿务。
南宋理宗端平年间置,即今福建省宁化县东南石牛。元改为石牛站,明复改为驿。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置石牛巡检司于此。
即今广西田阳县西南巴别乡。《清史稿·地理志》:百色厅恩阳县西有巴平墟汛。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万山特区西。明洪武五年 (1372) 改置于茅坡寨。二十五年 (1392) 迁治武陵坪 (今贵州万山特区东南黄道侗族乡)。永乐十二年 (1414) 属思州府。清以后废。
在今四川自贡市自流井。明张瀚《松窗梦语》卷2:“内江、富顺之交,有盐井曰自流新开。”乾隆《富顺县志》卷30:“自流古井,在今富义厂荣溪水滨。相传井水自然流出,非人力錾凿而成”,因以得名。清设县丞驻此。
一名仙居镇。即今湖北荆门市西北仙居乡。明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卷77荆门州“沙阳镇”条下:“仙居镇, 以近仙居山而名。峰岩险峻,为往来要道。”古镇名。在今湖北省荆门市西北仙居乡。清初设巡检司于此,后
在今江西临川市城南。《方舆纪要》 卷86抚州府临川县: 香楠山 “在府治前。楠亦作柟,先时山多柟木,因名”。
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兴凯湖西北岸土里罗格。清属宁古塔副都统。民国魏声龢《鸡林旧闻录》卷1:“从前(中俄)界线在(白绫)河南五十里,当兴凯湖之正中,而南北分划。湖西有勿赛气河卡伦为识。及后卡伦废失,……
一名虎岭关。在今河南济源市西。《金史·武仙传》: 正大七年 (1230),“卫州被围,内外不通。诏平章政事合达,枢密副使蒲阿救之,徙仙兵屯胡岭关,扼金州路”。胡,又作狐或虎。在今河南省济源市西。南宋绍
在今广西苍梧县东北一百六十里东安河西岸。明、清置巡司于此。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东北东安。明正德六年(1511年)设巡检司于此。
在今安徽芜湖县西北五十里,接芜湖市界。《清一统志·太平府一》:天成湖“在芜湖县东南十五里。一名天圣湖。广一百八十顷。由荆沼港入长河”。今通称为荆山河,在濮家店对岸入青弋江。《舆地纪胜》谓在当涂县,误。
又名大孤山、壶山。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七十里。《元和志》卷21唐州慈丘县:“比水,出县东南大胡山。”《清一统志·南阳府一》 引《水经注》:“大胡山在沘阳东北三十余里,广员五六十里。张衡赋南都,所谓‘天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