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石邑县

石邑县

①秦置,属恒山郡。治所在今河北鹿泉市东南南故邑村。《史记·赵世家》正义引《括地志》:“石邑故城在恒州鹿泉(今鹿泉市)南三十五里。”西汉属常山郡。东汉废。西晋复置,北齐废。隋开皇六年(586)复置,移治今石家庄市西南振头,属恒州。大业初属恒山郡。唐属镇州。北宋开宝六年(937)废。

②隋开皇六年(586)改曲阳县置,属定州。治所即今河北曲阳县。七年(587)改名恒阳县。


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河北省鹿泉市东南。属常山郡。东汉省,末年复置,北齐改为井陉县。隋开皇六年(586年)复为石邑县,徙治今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南。县当太行井陉口,为东西交通重要通道。唐天宝十四载(755年),李光弼遣将张奉璋驻戍于此,以通常山至太原饷道。北宋开宝六年(973年)废。(2)隋开皇六年(586年)改曲阳县置,治今河北省曲阳县。属博陵郡。次年改为恒阳县。


猜你喜欢

  • 特默图池

    即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东南苏米图敖包。《清一统志·鄂尔多斯》: 特默图池 “在右翼中旗南一百十里”。

  • 白鹭洲

    ①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与新林浦相对。李白《宿白鹭洲寄杨江宁》诗:“朝别朱雀门,暮栖白鹭洲。”《宋史·曹彬传》:开宝八年(975),“(采石)浮梁成,吴人出兵来御,破之于白鹭洲”。宋《景定建康志》卷19

  • 亦思弗罕

    亦作亦思法杭、伊思把罕。即今伊朗伊思法罕。《明史·西域传》:亦思弗罕“地近俺的干。永乐十四年使俺都淮、撒马儿罕者道经其地,赐其酋文绮诸物”。

  • 来远军

    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升来远县置,治所在今辽宁丹东市东北鸭绿江中黔定岛上。后升为来远州。

  • 太平监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置,为银冶监。在今甘肃清水县西南三十里小泉乡西南康家里。后废。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置,治今甘肃省清水县西南。属秦州。领大贾、临金、小泉等务,岁课利钱银三万余贯两。

  • 桂溪县

    唐天宝元年 (742) 改清水县置,属南宾郡。治所在今四川垫江县东北。《寰宇记》 卷149桂溪县: “以陇右有清水县,名同,改为桂溪,以县界桂溪为名。” 乾元初属忠州。北宋熙宁五年 (1072)废入垫

  • 徐公桥镇

    亦作徐公浦镇。即今江苏昆山市东南四十里徐公桥镇村。北宋郏亶谓古人治水每五里、七里为一纵浦,徐公浦即其一。镇在徐公浦西岸,因河得名。

  • 硝河

    ①在今河南清丰县东南十八里。《方舆纪要》卷16清丰县: 硝河 “水流无源,盈涸不时,两岸产硝,因名”②在今四川中江县西南。《清一统志· 潼川府一》: 硝河 “在中江县西南。源出县西北,其水出硝”。

  • 益将镇

    即今湖南汝城县东三十五里益将乡。明、清置巡司于此。

  • 嵩城市

    又作嵩厦或嵩下。即今浙江上虞市西北二十里崧厦镇。清光绪 《上虞县志》 卷18引 《万历志》: 嵩城市 “在县 (旧治丰惠镇) 西北六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