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都司
明洪武八年 (1375) 改福建都卫置,治所福州府 (今福建福州市)。辖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内各卫所。清废。
明洪武八年 (1375) 改福建都卫置,治所福州府 (今福建福州市)。辖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内各卫所。清废。
明永乐十一年 (1413) 改思南宣慰司置,属贵州布政司。治所在水德江长官司 (后改安化县,即今贵州思南县)。辖境相当今贵州思南、德江、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地。
明置,属永昌军民府。在今云南永平县西南杉阳乡。
南唐置,在今安徽滁州市西二十五里关山中段山口处。《资治通鉴》: 五代周显德三年 (956),帝下诏亲征淮南,“皇甫晖、姚凤退保清流关”。《明史·地理志》 滁州: “西南有清流山,清流关在其南,清流水出
在今广东澄海市西。《方舆纪要》 卷103潮州府澄海县: 冠陇隘 “在县西十里”。
即今江苏泰兴市东南二十六里新市镇。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泰兴县东南有新镇市。
亦名梨树城。即今吉林梨树市。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辽宁梨树县:“光绪四年设奉化县治, 号称县市为买卖街,商业颇盛。民国三年改称梨树县。”
在今安徽合肥市东明教寺内。为魏武帝曹操所筑,俗称曹操点将台。《舆地纪胜》 卷45庐州: 教弩台 “在左厢明教院,即魏武帝教弩台。旧注云: 魏武所筑,教强弩五百人,御孙权棹船”。
又名龟城。即今四川成都市。东晋干宝《搜神记》:“秦惠王二十七年,使张仪筑成都城,屡颓。忽有大龟浮于江,至东子城东南隅而毙。仪以问巫。巫曰:依龟筑之。便就。故名龟化城。”
北宋太平天国元年(976)改归义县置,为雄州治。治所即今河北雄县。《资治通鉴》: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宋白曰,“归义县,宋朝避太宗潜藩旧名,改为归信县”。明洪武初省入雄州。古县名。北宋太平兴国
又名黄泽市。即今浙江嵊县东黄泽镇。清道光《嵊县志》卷2《市镇》:王泽市“在县东南三十里嵊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