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禄州
唐总章二年 (669) 置,治所在安远县(今越南义静省南境)。大足元年 (701) 改为安武州。天宝元年 (742) 改为福禄郡,至德二年 (757) 改为唐林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福禄州。辖境相当今越南河静省部分地。后废。
唐总章二年 (669) 置,治所在安远县(今越南义静省南境)。大足元年 (701) 改为安武州。天宝元年 (742) 改为福禄郡,至德二年 (757) 改为唐林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福禄州。辖境相当今越南河静省部分地。后废。
清光绪年间置,在今新疆哈密市东南星星峡。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80哈密厅: 星星峡驿,“ 《康熙图》 作喀拉岭,两山夹峙,凿石为路。防兵十,旅店四,井水味淡而微。《侍行记》 谓水苦咸。盖今昔不同也”
在今青海曲麻莱县东北星宿海附近。《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布呼吉鲁肯山“在黄河源鄂敦他拉,亦名枯尔坤。山脉自巴颜喀喇山东来,山之东麓即星宿海。有数峰,甚耸秀、故名”。
在今辽宁抚顺市浑河北岸高尔山前。《新唐书·薛仁贵传》: 显庆三年 (658),“诏副程名振经略辽东,破高丽于贵端城”。辽为贵德城。
即今四川宜宾县西北古柏乡。清光绪《叙州府志》 卷8宜宾县: 乾柏树在 “治北一百六十里”。
①东晋孝武帝时置,属东江阳郡。治所在今四川江安县。其后曾迁今江安县西。《宋书·州郡志》: “綿水令,何志晋孝武立。” 《旧唐书·地理志》 绵水县: “当绵水入江之口”,因以为名。南朝梁属泸州。隋大业三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置,在今新疆若羌县北阿尔干。清宣统《新疆图志》卷81婼羌县:阿拉竿驿,“阿拉竿, 回语水有汊也”。
唐置,在今新疆且末县西南。《新唐书·地理志》:“于寘东距且末镇千六百里。”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且末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6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文化路。镇以县名。镇区三面为农区环抱,
明洪武五年 (1372) 置,属贵州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贵阳市。万历十四年 (1586) 改置新贵县。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贵州等处长官司置,治今贵州省贵阳市。属贵州宣慰司。万历十四年(1586年
秦置,属东郡。治所即今山东成武县。西汉属山阳郡。东汉属济阴郡。南朝宋改为城武县。隋复改成武县,为戴州治。大业初属济阴郡。唐属曹州。五代唐属单州。元属曹州。明复改城武县。1958年复名成武县。在山东省西
东汉初改邟县置,在今河南汝州市东。《后汉书·黄琼传》:延熹二年(159),封琼为“邟乡侯”。又《袁绍传》:董卓“授绍勃海太守,封邟乡侯”。在今河南省汝州市东。东汉时,袁绍、黄琼曾被封为邟乡侯,即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