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秭归县

秭归县

①西汉置,属南郡。治所即今湖北秭归县(剪刀峪) 西北归州镇。《水经·江水注》: “袁山松曰,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喻令自宽。全乡人冀其见从,因名曰秭归。”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 属建平郡。北周改为长宁县。隋开皇初复为秭归县,属信州。大业初属巴东郡。唐为归州治。南宋端平三年 (1236) 徙治归州镇东南。明洪武九年(1376) 属夷陵州。十年 (1377) 改为长宁县。十三年 (1380) 复改归州。1912年改为秭归县,属湖北荆南道。治所即今治西北归州镇。1921年属湖北荆宜道。1932年直属湖北省。1991年迁治剪刀峪 (即今秭归县)。

②三国魏改绥阳县置,属新城郡。治所在今湖北神农架林区东南。西晋太康二年 (281) 复为绥阳县。


在湖北省西部。属宜昌市。面积2427平方千米。人口39.4万。辖7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茅坪镇。西汉置秭归县,属南郡。据《水经注·江水》:“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喻令自宽,全乡人冀其见从,因名曰秭归。”北周改秭归县为长宁县,为秭归郡治。隋开皇初废郡,县仍名秭归。唐武德二年(619年)为归州治。明洪武九年(1376年)废州,县属夷陵州;十三年(1380年)改置归州,属荆州府。清雍正六年(1728年)升为直隶州;十三年复为归州,属宜昌府。1912年复改归州为归州县,1914年改为秭归县。1914年属荆南道,1921年属荆宜道,1927年直属省。1949年属宜昌专区,1959年属宜都工业区,1961年复属宜昌专区,1970年改宜昌地区。1992年属宜昌市。县历治归州镇,1991年因建三峡水库迁治今址。全境属巫山,山岭连绵,最高峰云台荒,海拔2057米,山间河谷有零星小坪坝。长江横经中部,西段为香溪宽谷、东段为西陵峡。有香溪、青干河、九畹溪、凉台河等河流注入长江。长江以北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长江以南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主产稻、玉米、小麦、豆类。特产荷地、乌桕、生漆、油桐等。为全国柑橘重要产区,以脐橙、桃叶橙最为著名。矿产有金、铜、煤、石膏、重晶石等。工业有采煤、化工、造纸、纺织、食品等。宜秭、香堡等公路通过,水运以长江为主。地处长江三峡风景区,名胜古迹有流来观、玉虚洞、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等。为屈原故里。


猜你喜欢

  • 五开卫

    明洪武十八年(1385)置,属湖广都司。治所即今贵州黎平县。后废。三十五年(1402)复置,清雍正五年(1727)改置开泰县。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置,治今贵州省黎平县。属湖广都司。后省,三十五年

  • 大步江

    在今湖南永兴县东北七十里。《清一统志·郴州一》:大步江“源出兴宁县界山冈岭,西北流入县界,又西北合潦溪、清溪二水,入衡州府安仁县界,名永乐江”。

  • 九岩山

    在今浙江龙游县东三十五里。《南齐书·徐伯珍传》:“宅南九里有高山,班固谓之九岩山,后汉龙丘苌隐处也。”

  • 龙洞

    ①在今湖南永州市西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81零陵县:龙洞“唐末里人唐世旻居此,团聚乡兵,保固里闾处也”。②即今大龙洞。在今云南昭通市北二十里。《明一统志》卷72乌蒙府:龙洞河“在府东北三十里。源出小

  • 通利江

    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南之桃城河。《明史·地理志》 养利州: “北有通利江,至崇善县注于丽江。”《方舆纪要》 卷110养利州: 通利江 “在州北。自龙英州流入境,又西南入崇善县界,合崇善江”。

  • 洪州驿

    明置,在今辽宁彰武县东北。明置,在今辽宁省彰武县东北。

  • 古尔班托罗海山

    在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西北大土城乡附近。清为察哈尔右翼正红旗驻地。

  • 绣水

    ①一名秀水。在今浙江嘉兴市北。《清一统志·嘉兴府》: 秀水 “在秀水县 (今嘉兴市) 北。即南湖之下流,北入运河。相传水浮五色,见者获庆,亦称绣水。邑名因此”。②在今江西婺源县城北。《方舆纪要》 卷2

  • 荥泽县

    隋仁寿元年 (601) 改广武县置,属郑州。治所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北古荥镇北五里。大业初属荥阳郡。唐属郑州。北宋熙宁五年 (1072) 省入管城县。元祐元年 (1086) 复置。元属汴梁路。明洪武八年

  • 元大都皇城

    元大都在金中都的东北。皇城居全城南部的中央地区,南墙在今北京东、西华门大街以南,东墙在今南、北河沿西侧,西墙在今西皇城根,北墙在今地安门南。其布局是以太液池(今南海、中海、北海)为中心,东岸建有以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