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程阳永济桥

程阳永济桥

简称永济桥。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北四十里程阳村。民国 《三江县志》 卷3: 永济桥“在程阳村。于民国九年为程阳乡,属八寨所建。石砌大礅五,上架四丈余长盈抱之杉树,凡三层,横跨江流。桥上设亭二十四间,中亭作塔形,祀关帝。两头建八角亭,置栏杆板凳,供人游息。以现在金融计,非数百万元莫办,亦为县属最大之桥亭也。……民国二十六年春,为洪水冲倒,二十九年该处父老又从事复兴,其毅力可见 一斑矣。邑庠生龙献瑞有序”。此系廊屋式木结构桥,在五座青石桥墩上各建五层楼阁,精美壮观,为侗族建筑艺术之精华。


又称程阳风雨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城北20千米的程阳村。建于1916年,桥身为廊屋式木结构,长76米,宽3.4米,高10.6米。在五座青石桥墩上,先置以圆木联结成排的托架梁两层,又在其上架设两层同样木排式悬臂梁。上建廊屋,每个桥墩上,又建五层楼阁。桥两端为歇山顶,中央为八角攒尖顶,两旁为四角攒尖顶。廊阁相间,接连构成一条长廊式走道桥面,走道两旁设长凳,供行人避雨和休息,楼阁和廊檐绘精美侗族图案。整座桥用大木凿榫接合,结构精密,雄伟壮观,是侗族建筑艺术的创造性实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程 阳 永 济 桥


猜你喜欢

  • 甘峻堡

    明置,属甘州左卫。即今甘肃张掖市西甘浚乡。《清一统志·甘州府》:甘峻堡“在张掖县西南八十里,黑河西。明置。城周三百五十步”。

  • 牛口渚

    在今河南荥阳市北牛口峪。《资治通鉴》:唐武德四年(621),李世民大破窦建德军于板渚,“建德中槊,窜匿于牛口渚”,被擒。在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北、古黄河南岸。《资治通鉴》:唐武德四年(621年)窦建德与李

  • 大剑防

    北周置,属普安县。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剑门镇。《周书·王谦传》:“梁睿未至大剑,谦遣兵镇始州。”后废。

  • 江西坡

    即今贵州普安县东三十里江西坡镇。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置安南卫,初治此。后移治尾堡(今晴隆县)。

  • 大坪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峨眉山洪椿坪东。清嘉庆《峨眉县志》卷2:大坪“在峨山会佛寺上。旧名净土禅院”。集镇名。在云南省元阳县东南部。大坪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690。因村子地势较平,故名。主产稻、玉米。有公路接

  • 咸丰 (豐) 县

    清雍正十三年 (1735) 置,属施南府。治所即今湖北咸丰县。民国初属湖北荆南道。1921年属施鹤道。1932年直属湖北省。

  • 石寺镇

    清置,属新安县。即今河南新安县北三十里石寺镇。在河南省新安县中部。面积68.8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南寺,人口600。因境内石寺村得名。石寺村又因村南有一石佛洞而名。1954年设石寺乡,19

  • 开远州

    南明永历二年(1648)改阿迷州置,治所即今云南开远市。清顺治十六年(1659)复名阿迷州。

  • 乐州城

    唐武德四年(621)置,治所在今广西阳朔县南二十里。明曹学佺《广西名胜志》卷1阳朔县:“古乐州城在县南二十里白面村山下,唐武德初置乐州于此,后移于平乐。”

  • 铜鼓潭

    即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南铜鼓乡 (铜鼓潭场)。清同治 《酉阳直隶州志》卷3记载:“宋元间土官治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