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义县
金皇统三年 (1143) 改昌义县置,属沈州。治所在今辽宁沈阳市西南七十里彰驿站乡。元废。
古县名。金皇统三年(1143年)改昌义县置,治今辽宁省沈阳市西南彰驿站镇。属沈州。元废。
金皇统三年 (1143) 改昌义县置,属沈州。治所在今辽宁沈阳市西南七十里彰驿站乡。元废。
古县名。金皇统三年(1143年)改昌义县置,治今辽宁省沈阳市西南彰驿站镇。属沈州。元废。
即娑速府路。治所在今辽宁丹东市东北九连城镇。《元史·地理志》 辽阳行省: 元初“以广宁府、婆娑府、懿州、盖州作四路,直隶省。……(至元) 二十五年,改东京为辽阳路,后废婆娑府为巡检司”。
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博克托尔河入格林河口之沼泽地带。《清一统志·吉林一》:克音湖“在宁古塔城东北二千四百二十八里,周围一百五十三里。即格楞河之所汇也”。
①泛指今黄河以北地区。《史记· 乐毅列传》: 乐毅报遗燕惠王书曰,“起兵击齐。以天之道,先王之灵,河北之地随先王而举之济上。济上之军受命击齐,大败齐人”。②战国时指齐国之黄河以北,今河北东光、盐山及山
明置,在今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东北马家城子。明《全辽志》卷2:“(散羊峪堡)并一堵墙堡、孤山堡……皆嘉靖二十五年巡按御史张铎奏设。”民国《奉天通志》卷75本溪县:碱厂河“又北流径马家城子村南,村为明一堵
即洛阳殿。在北魏平城西苑内,今山西大同市西北下皇庄一带。《魏书·抱嶷传》 载:嶷为泾州刺史,“将至州,高祖饯于西郊乐阳殿,以御白羽扇赐之”。
即今河南安阳县西三十里曲沟镇。清嘉庆《安阳县志》西乡图:有“曲沟村”。
在今浙江南部。源出龙泉市南,东经云和、丽水、青田、永嘉、瓯海、乐清六县市,于温州市东入东海。《方舆纪要》 卷94温州府永嘉县: 永宁江“一名瓯江……源自括苍诸溪,汇流入境,又东合大小溪流,以输于海”。
北宋宣和二年 (1120) 于废溱州及溱溪县置,属南平军,在今四川綦江县南吹角坝。后废。
在今西藏曲水县北。公元1042年阿里三部之古格领主延请天竺摩揭陀国超岩寺上座阿底峡至托丁寺讲经说法,为藏传佛教后弘期盛事。1054年阿底峡东行,去前、后藏传法,行至聂塘圆寂,弟子种敦巴等于其地建聂塘寺
①又名嵯峨寨。在今安徽太湖县东南。《寰宇记》 卷125太湖县: “嵯峨山在县南七十里。”《清一统志·安庆府一》: 嵯峨山 “在太湖县南……《县志》: 在县南四十里。嶙峋多石”。②在今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