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仙山
在今湖南醴陵市北五十里。一名章龙山。又名彰龙山。《明一统志》 卷63长沙府: 章仙山“《道书》 七十二福地之一。世传臧真人得道之所。后讹臧为章”。
在今湖南醴陵市北五十里。一名章龙山。又名彰龙山。《明一统志》 卷63长沙府: 章仙山“《道书》 七十二福地之一。世传臧真人得道之所。后讹臧为章”。
①在今山西阳城县西南八十里。《清一统志·泽州府》:云濛山“峭壁危岩,有石龛,鸟道可通”。②在今浙江淳安县(排岭镇)西南四十里。宋《淳熙严州图经》卷3淳安县:云濛山“在县南十八里。高五百丈,周围七十里,
即罗岩州。唐天宝前为羁縻州,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北岚安乡 (昂州)。
由今湖南株洲市至江西萍乡市。全长83公里。为萍乡煤矿运煤而筑。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 动工,因受义和团影响,曾停工10月。二十九年 (1903) 修通萍乡至醴陵段。三十一年 (1905)全线竣工。
清雍正元年(1723)避世宗胤禛讳,改真定府置,属直隶省。治所在正定县(今河北正定县)。辖境相当今河北大沙河以南,晋州、栾城、赞皇以北地区。1913年废。本名真定府,清雍正元年(1723年)因避帝讳改
在今广东饶平县治黄冈镇。元《大德南海志》卷6:盐课,“隆井、招收、小江三场,隶潮州路”。明、清仍为盐场。《清一统志·潮州府》:小江盐场“在饶平县(今三饶镇)东南黄冈镇。明置盐课司,管四栅。黄冈迤东为大
即芜湖城。在今安徽芜湖市。《晋书·王敦传》:东晋永昌元年(322),“敦率众内向,至芜湖”。又《明帝纪》:太宁元年(323),“帝乘巴滇骏马微行,至于湖, 阴察敦营垒而出”。陆游《入蜀记》:“芜湖即于
即今河南桐柏县西北六十四里安棚乡。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4:咸丰八年(1860)七月,“窜唐县之安棚、栗园”。集镇名。在河南省桐柏县西北部。安棚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2100。原名安家棚,后简称安棚。
①又名神山、神岭峰。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二十五里。《明一统志》 卷 1顺天府: 驻跸山“山石刻驻跸二字,金章宗尝游此”。又 《方舆纪要》 卷11昌平州: “其山绵亘而北,凡二十里,石皆壁立。正北有石梯,
指厨谷山中。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南。《周书·异域·氐传》: “世宗时,兴州人段吒及下辩、柏树二县民反,相率破兰皋戍。氐酋姜多复率厨中氐、蜀攻陷落丛郡以应之。”
一称水峡贝子旗。俗称哈尔格贝子旗。清康熙五十年 (1711) 置,在今青海刚察县西,后迁青海海晏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