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章山

章山

①在今江苏宜兴市西南六十里。唐杜佑 《通典·州郡十二》: 义兴县 “有章山”。《方舆纪要》 卷25常州府宜兴县: 章山在 “县西南六十里。一名黄山,亦曰芳岩。周广六十八里。相接曰佛泉山、武花山,连亘入宁国县界”。

②即今浙江北部临安市西北天目山。《吴越春秋·夫差内传》: 越灭吴,“悉士将逾章山,济三江而伐之”。

③即今浙江安吉县西北九龙山。《史记· 货殖列传》: “夫吴自阖庐、春申、王濞三人招致天下之喜游子弟,东有海盐之饶,章山之铜。” 即此。

④即今安徽黟县西北之方家岭。《方舆纪要》 卷28黟县 “牛泉山” 条下: 章山 “在县西北二十里,章水出焉”。

⑤在今江西南城县东北。《舆地纪胜》 卷35建昌军: 章山 “在南城县东北五里。乔松修竹,森列交荫。山中有永寿寺”。《清一统志·建昌府一》: 章山“为郡水口。相近为乌江山,路险而隘,下有乌江潭口”。

⑥在今江西樟树市西南。《舆地纪胜》 卷34临江军: 章山 “在郡城 (今临江镇) 内西偏,郡之来山也。宣和中,太守汪师心修郡圃,得碑石于地中,始知冈名富寿”。《清一统志·临江府》: 章山“晋时有章昉隐此,因名。南连瑞筠,北接白牛诸山。郡城之西,皆枕山麓,盖郡之镇山也。一名富寿冈”。

⑦一名障山。在今湖北安陆市东。《舆地纪胜》卷77德安府: 章山 “在府东四十里”。

⑧即内方山。在今湖北钟祥市南,邻接天门市界。《汉书·地理志》 江夏郡竟陵县: “章山在东北,古文以为内方山。”

⑨亦作漳山。即洛通山。在今四川什邡县西北六十里。《汉书· 地理志》 雒县: “章山,雒水所出,南至新都谷入湔。” 《方舆胜览》 卷54汉州: 章山 “在什邡县。又名洛通山”。《明史·地理志》 什邡县: “西北有章山,雒水出此,亦曰雒通山。”


古山名。(1)即今浙江省天目山。《吴越春秋·夫差内传》:越灭吴,“悉士众将逾章山、济三江而欲伐之”,即此。(2)又称福寿冈。在今江西省樟树市西南临江镇西。(3)即“障山”。(4)即“内方山”。(5)即“九龙山(1)(1)”。


猜你喜欢

  • 姚源洞

    在今江西万年县西南青云镇东。《方舆纪要》 卷85饶州府万年县: 姚源洞 “在县 (今青云镇) 东里许,深可十五里。两山并峙,林木蓊蔚,土田肥美”。明正德间,邑人王浩八等于此聚众起事。在今江西省万年县西

  • 上里平河村

    在今广西岑溪县东南九十里,黄华河东岸。《明史·地理志》:岑溪县东南有上里平河村巡司。《清一统志·梧州府二》:上里平河巡司“在岑溪县东南平河。旧置镇乌峡山下,今移于此”。

  • 南桥关

    明洪武十二年 (1379) 置,属叠溪千户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较场乡南。《方舆纪要》 卷73叠溪所: 南桥关在 “所南五里”。

  • 宁韦堡

    北宋置,属西安州。在今宁夏海原县东罗川附近。后废。

  • 马街

    即今云南元谋县治。清光绪四年(1878)元谋县迁治于此。(1)区片名。在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东部。西山区人民政府和马街街道办事处驻地。人口7.7万。马街,即午日(属马)赶集而名。地处滇池西北岸坝子。有电

  • 琵琵川

    ①在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南,为大凌河支流。《辽史·地理志》 利州阜俗县: “唐末,契丹渐炽,役使奚人,迁居琵琶川,统和四年置县。”即此。②在今四川盐源县南。《资治通鉴》: 唐贞元七年 (791

  • 宜伦县

    北宋太平兴国五年 (980) 改义伦县置,为儋州治。治所在今海南省儋州市西北中和镇。熙宁六年 (1073) 为昌化军治。南宋绍兴六年 (1136) 改属琼州。十四年 (1144) 复为昌化军治。端平二

  • 大洋寨

    即今福建莆田县北大洋乡。《清一统志·兴化府》:大洋寨“在莆田县西北八十里万山中,东至福清,西至白沙,南至仙游,北至永福,地当冲要。明万历十七年,箐寇曾廷邦等啸聚为乱,未几就擒,置巡司。本朝乾隆五十四年

  • 新市城

    在今湖北钟祥市东北。《水经·沔水注》:敖水 “西南流径新市县北”。

  • 海安城

    即今江苏海安县。《资治通鉴》: 南朝陈太建五年 (573) 攻北齐,“戎昭将军徐敬辩克海安城”。即此。即今江苏省海安县。南朝陈太建五年(573年)徐敬辩攻北齐,克此城。明常遇春筑为砖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