笕水口
在今湖北远安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78远安县: 笕水口 “在县西北八十里。其地有鸡头山,水出石孔中,居民以木竹为枧,引水灌田,南流入沮水”。
在今湖北远安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78远安县: 笕水口 “在县西北八十里。其地有鸡头山,水出石孔中,居民以木竹为枧,引水灌田,南流入沮水”。
即京绥铁路京门支路。自北京西直门站至门头沟京西煤矿。
北宋崇宁三年(1104)以丁令谷置,属积石军。在今青海贵德县北。后废。
清初改靖虏卫置,属陕西行都司。治所即今甘肃靖远县。雍正二年 (1724) 废。
即今江苏南京光华门外七桥瓮。《明一统志》卷6南京:上方桥“在正阳门外”。以近外郭上方门而名。
又名大口、天门关。在今北京市门头沟西北八十里。《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天津关“在良乡县北,西至大龙门,凡十五关口,其间差大者曰天津关”。《方舆纪要》卷11:“天门关口或云天津口,一名大口。”即“大口”
西汉置,属左冯翊。治所在今陕西华县东北。东汉废。(1)古县名。西汉置,治今陕西省华县东北。以在沈水之北得名。属左冯翊。东汉废。(2)旧县名。1914年改承德县置,治今辽宁省沈阳市。后历有废置。1960
在今广西武鸣县东六十里。明正统中置巡司于此。
在今陕西蓝田县东南二十里。《清一统志·西安府二》 引 《雍大记》: “商岭水流至蓝桥,伏流至辋谷,如车辋环辏,落叠嶂,入深潭。有千圣洞、细水洞、茶园、栗岭。唐右丞王维庄在焉,所谓辋川也。”
即今福建宁化县东北巫坊。1934年中央革命根据地所置彭湃县曾迁治于此。
在今湖北巴东县西南七十里。清有千总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