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坪县
一作洪平县。1935年1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治青林乡(今四川广元市东北青林乡)。1935年5月废。
旧县名。川陕苏区设。1935年1月由四川省广元县析置,治今广元市青林。同年5月红军北上后撤销。
一作洪平县。1935年1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治青林乡(今四川广元市东北青林乡)。1935年5月废。
旧县名。川陕苏区设。1935年1月由四川省广元县析置,治今广元市青林。同年5月红军北上后撤销。
即今江苏常熟市东南支塘镇。南朝梁置兴国县于此。《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常熟县:“元末张士诚开浚白茅,因故址筑城,周五里,曰支塘城。今为支塘市,城址犹存, 自昔为戍守处。”在江苏省常熟市东部,白茆塘、盐
北齐置,属西汾州。治所在昌化县(今山西离石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离石县地。北周建德六年(577)改离石郡。北齐置,治离石镇(天保三年〔552年〕改为昌化县,今山西吕梁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吕梁、柳林、中
明代自宣德三年(1428)以后,境内的府、州分统于两京和十三布政使司。十三布政使司简称十三司,俗称十三省,即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明自宣德三年(
即天池。在今山西宁武县西南五十里管涔山上。《资治通鉴》:南朝陈永定二年(北齐天保九年,558),“齐主至祁连池”。胡注:“祁连池,即汾阳之天池,北人谓天为祁连。”即“天池(1)(1)”。
在今海南省三亚市东。《舆地纪胜》 卷127吉阳军: 临川水 “在吉阳县”。《明一统志》 卷82琼州府: 临川水 “在崖州 (治今崖城镇) 东一百三十里。唐以此水名县”。《清一统志·琼州府一》 引《旧志
即今吉林榆树市东拉林河支流卡岔河。《清一统志· 吉林一》: 喀萨哩河 “在 (吉林) 城北二百十五里。源出锡兰窝集,俱西北流入拉林河”。
①即今河南商城县西四十六里观庙乡。清嘉庆《商城县志》:“相传观音大士现身度人处。后建有寺。旧址尚存。”②即今四川德昌县东南金沙傈僳族乡(观音堂)。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西昌县:观音铺“在县南一百六十
在今江西寻乌县南。《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长宁县: 青龙岩 “在县南三十里。大小十余穴,清流萦抱,必由栈道以陟降”。
在今山东聊城市西北。《晋书·石勒载记》载:晋永嘉中,苟晞等破汲桑、石勒于清渊,桑等将西奔刘渊,“冀州刺史丁绍要之于赤桥,又大败之”。即此。
明宣德十年 (1435) 筑堡,属万全右卫。在今河北万全县西北五十五里新河口乡。《方舆纪要》 卷18万全右卫: 新河口堡,“堡设在平川,西、北两面皆沿边,孤悬为最,有水沟、平安等墩台为最冲。口外牛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