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红安县

红安县

1931年12月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红军解放黄安县城后改名,治所即今湖北红安县。1945年抗战胜利后复名黄安县。1952年复改红安县。


在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南麓,北邻河南省。属黄冈市。面积 1787 平方千米。人口65.3万。辖10镇、11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由麻城、黄冈、黄陂三县析置黄安县,治今址,属黄州府。因于古黄国辖地建县,为求“地方宁谧,生民安妥”,故名黄安。清因之。1914年属江汉道,1927年直属省。1931年11月,中共红四方面军在黄安战役夺取县城后,于12月首次改黄安为红安。1932年,国民党政府仍称黄安。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曾划分为安礼、安麻、陂安南三县。1946年三县撤销,复称黄安县。1949年属孝感专区。1952年改属黄冈专区,同年再改黄安为红安。1970年属黄冈地区,1995年属黄冈市。地处大别山地,倒水南北纵贯。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稻、花生为主。是湖北省花生的主要产区,也是全国油料大县。工业有采矿、卷烟、机械、轻纺、化工、建材等。京九铁路汉麻支线经此。阳福与宋大公路相连。素有“将军县”之称,涌现出230多位英勇善战的将军,建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董必武、李先念纪念馆和旧居纪念地。名胜古迹有双城塔、桃花塔、吴氏祠、天台山等。


猜你喜欢

  • 傅险

    一名傅岩。即今山西平陆县治圣人涧。《史记·殷本纪》: “ (武丁) 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险中。”即“傅岩”。

  • 田头

    在今广东湛江市东南南三岛之南三镇。《清一统志·广东统部》:吴川营有把总驻田头。(1)古地名。即今广东省湛江市东南南三岛上南三(田头)。清时设把总防守于此。(2)村名。(1)在海南省定安县西部。属富文镇

  • 秦丘

    在今河南项城市西南。《寰宇记》 卷9项城县 (今沈丘县): 秦丘 “在县西南四十七里。故老传云: 秦王苻坚将兵南征驻于此丘,故名秦丘。丘侧有故城名为秦丹城,亦名秦王城”。

  • 布尔噶台

    在今内蒙古化德县东北七号村一带。清为察哈尔左翼正白旗驻地。

  • 郯城戍

    北齐置,在今山东郯城县北。王仲荦 《北周地理志》 卷8引 《严□顺兄弟造像记》: “前尚书严□顺兄弟仰为亡考宁远将军东海太守当郡都督带郯城戍主敬造龙华四面龛像,天统元年五月十五日。”

  • 半山

    又作泮山。在今云南凤庆县东一百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18顺宁府:半山“山陡绝,下即澜沧、黑惠合流之处,号为泮江山, 又因江以名也”。区片名。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港岛中西区。主要为香港上层社会的住宅区,人

  • 斜潭堡

    在今广东始兴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02始兴县 “黄田隘” 条: “又有界滩、斜潭、江口、水口诸哨堡,则江防所系也。”

  • 渑厄 (阨)

    即冥厄。在今河南信阳县西南平靖关。《淮南子·墜形训》: “渑阨” 为九塞之一。

  • 桐川

    又名桐汭水、桐水。即今安徽郎溪县境郎川河及桐汭水。《元和志》 卷28广德县: “桐汭水在县西五十里。春秋楚子期伐吴,至桐汭是也。” 《寰宇记》 卷103广德县: “桐水在县西北二十五里。源出白石山,北

  • 京军县

    北魏世祖时置,属汾州。治所在今山西吉县东北六十里。太和二十一年 (497) 改为五城县。古县名。北魏世祖时置,治今山西省吉县东北。属五城郡。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改名五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