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沙堡
明置,属镇番卫。在今甘肃民勤县东北二十五里。《清一统志·凉州府二》:红沙堡“城周一里有奇,明万历九年因旧开筑”。清初裁。
明置,属镇番卫。在今甘肃民勤县东北二十五里。《清一统志·凉州府二》:红沙堡“城周一里有奇,明万历九年因旧开筑”。清初裁。
明属车里宣慰司。在今云南勐海县西北孟遮乡。《泐史》 载傣历九三四年 (明隆庆六年,1573) 车里宣慰司所属十二版纳: 猛遮、景鲁、猛翁为一版纳。道光 《云南通志》 卷107 《边防志》 引《案册道路
在今浙江海宁市 (硖石镇) 西南五十里长安镇附近。宋 《咸淳临安志》 卷34盐官县: 建兴湖“在县西北二十五里。东西一十里,南北六里。吴建兴中开,因名建兴湖”。南宋时堙废。
在今四川资中县东南十里。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 卷 8: 资县东岩 “去摩岩五里,有唐明渡,以明皇所经矣”。《清一统志·资州》: 唐明渡 “在州东十里。相传唐明皇幸蜀憩此,故名”。
南朝宋置,属梁州。治所在北上洛县(今湖北郧西县西北上津镇)。梁改为南洛州。南朝宋侨置,治北上洛县(今湖北郧西县西北上津)。属梁州。辖境不详。梁改置南洛州。
一名大延川。即今甘肃宁县东湘乐川。《方舆纪要》 卷57宁州: 奢延川在 “州东百里。一名大延川。自横岭流至襄乐故城,又西流至城南,合九龙川”。
即东晋侨置逡遒县。治所在今安徽宣州市东北六十里。《宋书·州郡志》: “逡道令,汉作逡遒,晋作逡道,后分芜湖为境。”
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北崤山侧。《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蹇叔哭曰,“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
即今青海共和县东北倒淌河。《新唐书·地理志》 鄯州: “自振武经尉迟川、苦拔海、王孝杰米栅,九十里至莫离驿。”
即今河北大城县东十二里南赵扶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6大城县图: 东有南赵扶。在河北省大城县东部。面积104.8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南赵扶,人口 3130。宋代赵、扶二姓在此建村
亦名中陵川水。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南、清水河县西北之浑河。《水经·河水注》:树颓水“西南流,右合中陵川水。水出中陵县西南山下,北俗谓之大浴真山,水亦取名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