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波城
明正统中土官岑瑛筑,在今广西武鸣县东北四十里罗波镇。《方舆纪要》 卷111武缘县: 罗波城 “中有罗波潭,因名”。
明正统中土官岑瑛筑,在今广西武鸣县东北四十里罗波镇。《方舆纪要》 卷111武缘县: 罗波城 “中有罗波潭,因名”。
在今贵州石阡县城南。《方舆纪要》 卷122石阡府: 登沙塘 “在石阡司治南。居民筑堤遏水以避旱”。
1949年置,治所在芜湖县 (今安徽芜湖市)。辖境相当今安徽长江以南地区。1952年4月撤销。1949年5月以安徽省南部地区设置(省级)。行政公署先驻屯溪市,后迁芜湖市,1951年再迁合肥市,与皖北行
在今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东北其宗东南五里。《明一统志》 卷87丽江军民府: 雪山门 “在巨津州 (今巨甸镇) 东北。旧名越灭根关,当吐蕃麽些之界,极为险峻”。
唐人称剑阁以南蜀中地区为剑外。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诗云: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恨别》 诗云: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泛指今四川省剑门关以南地区。《资治通鉴》:
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南沙枣园村。《清一统志·安西州》 “巴颜布喇”条下:沙枣城“在(敦煌)县西南三十里,通锡尔哈勒津当城之要路”。
即今西藏林周县驻地旁多。《清一统志·西藏》 卫地诸城: 蓬多城 “在喇萨东北一百七十里”。藏语意为 “普央岗钦” 山的岔口。1960年与林周宗合并设林周县。又作盆多城。清康熙间置,在今西藏自治区林周县
①魏晋时洛阳正殿。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中。《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载:青龙三年(235),“是时大治洛阳宫,起昭阳、太极殿,筑总章观”。又《晋书·武帝纪》 载:泰始元年(265),武帝受禅即位
即今广东高州市东北之曹江。《方舆纪要》 卷104高州府茂名县: 鉴江 “在府城东北。源出电白县鉴山下。其水澄澈,绕流而西,环流郡治,迤西南支分双渚,合流至化州会罗水,又南经吴川县入海”。
即今黑龙江海林市西南长汀镇。为中东铁路海林支线终点站。
即黑龙江省通河县西北岔林乡。民国《黑龙江志稿》通河县图:县西北有岔林街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