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凤山
在今四川岳池县北一里。《方舆纪要》 卷68岳池县: 翔凤山 “山有三峰,如凤之翔举”。
在今四川岳池县北一里。《方舆纪要》 卷68岳池县: 翔凤山 “山有三峰,如凤之翔举”。
在今湖北秭归县西北归州镇西十里长江南岸。嘉靖《归州志》卷1:沙镇溪镇在“州西十里”。《清一统志·宜昌府》:沙镇溪“在归州西十里。溪中有石长十余丈,横截江心。明嘉靖间新滩暴涨,一夕忽不见。至今称利涉焉”
即今四川邛崃市西南六十里火井镇。明置巡司于此。后移巡司于今市南二十里处。
又作泊头、箔头、博托。俗称西包头。即今内蒙古包头市。其名一说来自该处的博托河;一说来自蒙语包克图,意为有鹿之地;一说即汉语“泊头”,即船舶停靠处。清康熙、雍正间,始有内地商人农民来此经商垦辟,建包头村
罕、幵初为两支羌族部落,同居于湟中及鲜水(今青海青海湖)一带。其地有罕幵谷、罕幵南溪水(今甘肃临夏市西南)。后遂为地区名。《宋书·吐谷浑传》:“浑既上陇, 出罕幵、西零。……罕幵,今枹罕县。”
即熊罴岭。在今湖南祁阳县北三十里。《舆地纪胜》 卷56永州: 黄罴岭 “岩壑深邃,熊罴居之”。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置,属益州郡。治所在今云南双柏县境。三国蜀建兴三年(225)属建宁郡。西晋太安二年(303)属益州郡。东晋属晋宁郡。南朝梁末废。产银。1926年改摩刍县复置,治所在今云南楚雄市
唐置,属羁縻驯州。治所在今四川雷波县境。后废。
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池州置,属江浙行省。治所在贵池县(今安徽贵池市)。辖境相当今安徽贵池、东至、石台、青阳、铜陵等市县地。明初改为池州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池州置,治贵池县(今安徽池州
①在今河南开封市北。《诗经·邶风·凯风》: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水经·渠水注》 引《竹书纪年》: “梁惠成王三十一年三月,为大沟于北郛,以行圃田之水。” 又引 《陈留风俗传》 曰: “县北有浚
即今台湾省宜兰县东南苏澳镇。清于此设苏澳汛。日本占领期间于1920年设苏澳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苏澳镇。(1)在福建省平潭县西北部。面积29平方千米。人口3.7万。镇人民政府驻苏澳,人口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