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马宣抚司
明万历十三年 (1585) 析孟定地置耿马安抚司,旋升宣抚司,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即今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傣语 “耿” 与 “勐” 同意,即地方,“马” 即马,意即跟随马找到的地方。清属永昌府,乾隆二十九年 (1764) 改属顺宁府。民国废。
傣语耿与勐同义,即“地方”;马即“马”,意为“跟随马找到的地方”。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置耿马安抚司,旋升宣抚司,治今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1942年置耿马设治局。
明万历十三年 (1585) 析孟定地置耿马安抚司,旋升宣抚司,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即今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傣语 “耿” 与 “勐” 同意,即地方,“马” 即马,意即跟随马找到的地方。清属永昌府,乾隆二十九年 (1764) 改属顺宁府。民国废。
傣语耿与勐同义,即“地方”;马即“马”,意为“跟随马找到的地方”。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置耿马安抚司,旋升宣抚司,治今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1942年置耿马设治局。
明嘉靖七年(1528)置,属广西布政使司。治所即今广西田阳县。八年(1529)废。明嘉靖七年(1528年)置,治田州府原府城(治今广西田阳县)。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田东、巴马等县地。八年废。
即今四川石渠县东南温波乡。民国 《邓柯县图志》 寺院: 温情寺,黄教。地址在温波。
亦作可散城、柯散城。在今乌孜别克斯坦东部纳曼干北卡桑赛。元耶律楚材《西游录》上:塔剌思城“又西南四百余里有苦盏城、八普城、可伞城、芭榄城”。
即今内蒙古翁牛特旗东南乌敦套海镇。清光绪间敖汉旗迁治于此。宣统三年(1911)后为敖汉左翼旗驻地。1949年为翁牛特旗驻地。
即今湖北浠水县西南六神乡。民国《湖北通志》卷33蕲水县:“六神港市在县南二十里。”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置,属雷波卫。在今四川雷波县西南千万贯乡。雍正六年(1728)改为土千总。
①在今河北柏乡县北十四里。东汉光武帝即位处。《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元年(25)行至鄗,“光武于是命有司设坛场于鄗南千秋亭五成陌”。又《续汉书·郡国志》:高邑县“有千秋亭、五成陌,光武帝即位于此”。
古沙水 (蒗荡渠) 支津,颍水支流。《水经·渠水注》: “沙水又东积而为陂,谓之阳都陂。明水注之。……陂水东南流,谓之细水。” 又,《颍水注》: 细水 “上承阳都陂。陂水枝分,东南出为细水,东径新阳县
西汉置,属僮县。在今安徽泗县东北。《汉书·匡衡传》:“衡封僮之乐安乡。”即此。
在今福建将乐县东。《方舆纪要》卷97延平府将乐县:五岐岭“在县东十五里。峻绝难跻,分为五岐”,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