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星镇
即今江苏启东市西北四十二里王鲍乡 (聚星镇)。清光绪 《海门厅图志》 卷9有聚星镇。
即今江苏启东市西北四十二里王鲍乡 (聚星镇)。清光绪 《海门厅图志》 卷9有聚星镇。
又称“小黄花岗”。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南黄埔长洲岛黄埔军校旧址西南。1925年国民革命军为消灭盘据在东江一带的陈炯明等军阀的残余势力,先后两次东征。同年12月,军校在附近山岗修建大型墓园,以安葬为国捐躯的
金改西故镇置,属灵璧县。即今安徽固镇县。(1)又作西故镇。即今安徽省固镇县。宋属蕲县,金属灵璧县。清置巡检司于此。(2)在陕西省白水县东南部。面积59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西固镇,人口
①在今辽宁新民市东三十里。明《全辽志》卷1沈阳中卫:长山在“(沈阳)城西北八十里”。②在今江苏丹徒市西南二十五里。宋《嘉定镇江志》卷6:长山“山有灵泉,旧传其流与练湖通注,溉民田万顷”。《宋史·河渠志
即今四川开县西南铁桥镇。清咸丰 《开县志》 卷3: 铁锁桥 “离城一百里”。
①在今安徽绩溪县西北。《方舆纪要》卷28绩溪县“大会山”条下:芦山“在县西北四十里。其麓有脊,连徽山之阴。《志》云,山左有水,北入旌德,下流达大江;山右有水,南入歙县,下流达浙江”。②亦作卢山。在今四
即今吉林永吉县北境松花江支流团山子河。《金史· 欢都传》: “初,乌扎萨部有美女名罢敌悔,青岭东混同江蜀束水人掠而去。” 即此。
在今河南汝南县东北二里。《方舆纪要》 卷50汝阳县: 荆河 “源出天中山。汇悬瓠池水,经城北大堤外,东流六十里,南入澺水”。
蒙古中统三年 (1262) 改邢州置,治所在邢台县 (今河北邢台市)。辖境相当今河北巨鹿、广宗以西,沙河以北,泜河以南地。至元二年 (1265)改为顺德路。明洪武元年 (1368) 复为顺德府,属河南
又名法轮场。即今四川资中县西北球溪河岸之法轮镇。清光绪《资州志》卷3:四眼桥“在州西一百四十里。又名法轮场。连仁寿界。人烟稠密,后有巨涧, 出阳陵山,下流经龙水废县,委曲数十里,至球溪小三江口,与龙结
南宋嘉定十一年 (1218) 置,属晋江县。即今福建晋江市南围头。元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