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胶东国

胶东国

秦亡后项羽封田市为胶东王,都即墨县(今山东平度市东南六十里)。辖境相当今山东胶莱河以东地区。后为齐王田荣所灭,其地属齐。西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 复置胶东国,景帝时为参加叛乱的七国之一。景帝三年 (前154) 国除为郡。后分胶东置东莱郡,又以新胶东郡复置国。西汉末辖境相当今山东平度、莱阳、莱西等市地。郁秩县置有铁官。东汉并入北海国。


楚汉之际项羽封田巿为胶东王,都即墨县(治今山东平度市东南)。辖境约当今山东省胶莱河以东地区。汉初为郡。文帝时复为国。景帝时因参与叛乱,国除为郡。后又置国。西汉末年辖境相当今山东省平度、莱阳、莱西等市及迤南一带。置有铁官。东汉并入北海国。


猜你喜欢

  • 长平堡

    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北。《清一统志·茂州》:长平堡“在州北六十里。明初置安抚司,设同知于此。辖凿溪、章贡等寨,后废。改置长平堡。今为松潘叠溪要路”。

  • 修泽

    即修鱼。春秋郑邑。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南。《左传》: 成公十年 (前581),晋人与郑子然 “盟于修泽”。古邑名。春秋郑邑。战国时属韩,名修鱼。在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南。《左传》成公十年(前581年):晋会诸

  • 秦村镇

    即今河北东光县东南二十八里秦村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9东光县图: 东南有秦村。在河北省东光县东南部。面积73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秦村,人口5000。始有秦姓定居,故名。1956年设

  • 至和塘

    又名昆山塘。古娄江于8世纪后逐渐湮废。北宋至和二年(1055)重加疏浚,更名至和塘。在今江苏苏州市区和吴县、昆山市境内之娄江。明王鏊《姑苏志》卷10:“至和塘一名昆山塘,成于宋至和间,故名。”又称昆山

  • 龙茗县

    1916年以龙英、全茗、茗盈三土州置,属广西镇南道。治所在今广西天等县西南龙茗镇。1928年直属广西省。1952年并入镇都县。旧县名。1916年由养利县承审之茗盈、全茗、龙英三土司辖地合置,取龙英之“

  • 宋郭镇

    金置,属武陟县。即今河南武陟县西北宁郭镇。《清一统志·怀庆府二》:安郭驿“旧名宋村。本隋祭酒宋通居第,后为宋郭镇”。

  • 砚池

    在今江苏常州市北门外林庄邹浩墓侧。《明一统志》 卷10常州府: 砚池 “在武进县邹浩墓侧,世传浩洗砚于此”。

  • 盘江桥

    在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永宁镇西三十里盘江上。《清 一统志·安顺府》: 盘江桥“《(贵州) 通志》: 旧为滇黔孔道,波涛汹涌,不能舟渡,明崇祯间建桥”。

  • 南棘阳县

    北魏改棘阳县置,为汉广郡治。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县南。西魏改为百宁县。古县名。北魏改棘阳县置,治今河南省南阳市南。属南阳郡。西魏改名百宁县。

  • 白茆新市

    即今江苏常熟市东南三十里白茆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昭文县图:东南有白茆新市。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常熟县东南有“白茆新市”,“白茆新市跨白茆塘,向无村舍,明季始成市,故名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