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
一称胶澳。在山东半岛南岸,湾口为青岛港。清光绪二十四年 (1898) 德国通过 《胶澳租界条约》 强行租占。1914年又被日本强占。1922年我国收回。该海湾附近地区古为胶州,故名胶州湾。
又称胶澳。在山东省山东半岛南岸。以海湾附近地区古为胶州而名。有南胶河注入。平均水深6.8米,最深可达64米。岸线曲折,长163千米,口宽3千米,水域面积423平方千米。湾内港阔水深,风平浪静,海水终年不冻,为天然良港。湾口为青岛港。湾内盛产鱼、虾、贝、海参等。
一称胶澳。在山东半岛南岸,湾口为青岛港。清光绪二十四年 (1898) 德国通过 《胶澳租界条约》 强行租占。1914年又被日本强占。1922年我国收回。该海湾附近地区古为胶州,故名胶州湾。
又称胶澳。在山东省山东半岛南岸。以海湾附近地区古为胶州而名。有南胶河注入。平均水深6.8米,最深可达64米。岸线曲折,长163千米,口宽3千米,水域面积423平方千米。湾内港阔水深,风平浪静,海水终年不冻,为天然良港。湾口为青岛港。湾内盛产鱼、虾、贝、海参等。
即今四川乐山市金口河区金河镇。民国《峨边县志》 卷2: 金口河场 “在县西北一百二十里”。为大渡河上重要集镇。
源出今安徽凤阳县南利山,西北流经怀远县南涂山,北入淮。《元和志》卷9濠州钟离县:“西濠水出县西南莫耶山,北入淮。”
即高壁岭。在今山西灵石县东南二十五里。《清一统志·霍州》 引 《新志》: 高壁岭 “一名韩信岭。在县南二十五里。南去霍州八十里。五代时北汉于此置砦。今名高壁铺”。即“高壁岭”。
清雍正五年 (1727) 析沾益州北部新化里至高坡顶置,属曲靖府。治所即今云南宣威市。民国 《宣威县志稿》: 宣威关 “即今西关,明洪武十三年征南大将军傅友德自永宁来,城乌撒,设关于此,以资镇摄,后人
在今山东郯城县西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33郯城县:大方湖“方广百亩,有蒲鱼之利。其下流亦入沂水”。
汉长安城内桂宫的南门。《汉书·成帝纪》:帝为太子时,“初居桂宫,上尝急召,太子出龙楼门,不敢绝驰道,西至直城门,得绝乃度,还入作室门(未央宫北面别门)”。注引张晏曰:“门楼上有铜龙,若白鹤、飞廉之为名
①唐神龙元年(705)改武兴县置,属汝州。治所即今河南宝丰县。同年改为龙兴县。②元至元中置,属中兴路。治所即今湖北荆沙市。明初废。古县名。(1)唐神龙元年(705年)改武兴县置,治今河南省宝丰县。属汝
在今河南永城县东南。《新唐书·康承训传》: 唐咸通十年 (869),康承训攻庞勋义军,庞勋将 “王弘立度睢,围新兴、鹿塘”。即此。《方舆纪要》 卷50永城县: 鹿塘寨 “在县东南”。在今河南省永城市东
西汉置,属山阳郡。当在今山东西南部。东汉省。
北宋置,属镇戎军。在今宁夏固原县境。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