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现岭
大龙山支脉。在今安徽安庆市北十八里,岭上有脊现关。《方舆纪要》 卷26安庆府怀宁县: 大龙山 “又南十里为白麟、火炉诸峰,其脉伏而复见,耸起如脊者, 曰脊现岭,为集贤岭”。
大龙山支脉。在今安徽安庆市北十八里,岭上有脊现关。《方舆纪要》 卷26安庆府怀宁县: 大龙山 “又南十里为白麟、火炉诸峰,其脉伏而复见,耸起如脊者, 曰脊现岭,为集贤岭”。
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即今云南陇川县。辖境约当今云南陇川县及缅甸部分地区。明初废。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治今云南省陇川县附近。属云南行省。辖境相当今云南省潞西、陇川、瑞丽
又名太平山、平顶山、品字山。在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南。民国《兴京县志》卷10:平定山“亦名品字山。以其极巅有水池三眼得名”。峰峦叠嶂,峭壁嶙峋,林谷清幽,为境内名胜。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渥巴锡率土尔扈特部由伏尔加河流域回到祖国后设置,分为左、右二旗,属乌讷恩素珠克图盟。驻牧地在今新疆乌苏、奎屯两市西南部。
即今云南昭通市西北苏甲乡。清有把总驻此。
在今浙江淳安县西北威坪镇附近。北宋宣和二年(1120)置威平巡司。明初改永平巡司。后废。即今浙江省淳安县西北威平。北宋末平方腊置威平巡检司戍此。明改置为永平巡检司。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南。《清一统志 ·顺天府三》: 沮阳城 “在昌平州东南四十里,建置未详。或以为即汉县,误”。
北宋置,属安岳县。即今四川安岳县北四十里通贤镇。在四川省安岳县北部。面积150平方千米。人口8.4万。镇人民政府驻通贤,人口3200。取“通达圣贤”之意得名。1992年由国清镇、八里乡、人和乡、石鼓乡
唐天宝元年 (742) 改始安县置,属潾山郡。治所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北一百十里肖溪镇南王家坪。乾元元年 (758) 属渠州。北宋开宝二年 (969)为广安军治,移治浓洄镇 (今广安县)。南宋淳祐三年 (
在今云南广南县西六十里。为县西孔道。明置速为驿。
旧名鹤王墅。即今江苏太仓市东北岳王镇。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镇洋县: “岳王市镇在城北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