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驿
①宋置,在今广东英德市南二里。明改置浈阳驿。
②明置,在今广东韶关市东。《清一统志·韶州府》:芙蓉驿“在曲江县南。宋景祐中建浈阳馆,在湘江门外, 明洪武中改置芙蓉驿。弘治中,迁于津头庙下。顺治十二年又迁于此,有驿丞,今裁”。
①宋置,在今广东英德市南二里。明改置浈阳驿。
②明置,在今广东韶关市东。《清一统志·韶州府》:芙蓉驿“在曲江县南。宋景祐中建浈阳馆,在湘江门外, 明洪武中改置芙蓉驿。弘治中,迁于津头庙下。顺治十二年又迁于此,有驿丞,今裁”。
明置,即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阜新镇西南双山堡。明《万历武功录》卷11《阿台阿革列传》:“(阿革)与酋长讨花,拥一百六十余骑,从三山寨堡双山台入, ……汉出兵追逐。”即此。
在今广东广州市文明路75—81号。1924年底, 中国共产党广东区委扩大后在此办公,领导广东、广西、福建西南部和海外党的工作。1927年4月,国民党叛变革命,中共广东区委遭到破坏。4月底,中共广东区委
在今四川乐山市北岷江小三峡。《三国志·蜀书·杨洪传》: 汉嘉太守黄元叛,洪曰: “敕(陈) 、(郑) 绰, 但于南安峡口遮, 即便得矣。”即此。在今甘肃省秦安县南渭河上
在今云南云龙县城附近。《方舆纪要》卷117云龙州:云龙甸在“州(今旧州)东北七十里。甸广衍宜畜牧。有巡司戍此”。
在今印度卡纳塔克邦卡尔瓦尔东南。元汪大渊《岛夷志略》:“巴南巴西,国居大响山之南,环居数十里。”
在今辽宁鞍山市东千山南沟。在诸寺中独称雄旷。明《辽东志》卷1辽阳:大安寺“在龙泉南可八九里”。有释迦、韦驮两殿。寺西有通明、金刚二山,雄拔耸峭,别具胜景。
在今上海市旧城区西北十里,吴淞江滨。因地处当时吴淞江下游南北往来的重要渡口芦子渡旁,故名。宋以后被附会为沪渎垒。
在今河南汝南县东。《宋书·刘勔传》:泰始四年(468),北魏将阏于拔“于汝阳台东水上结营。(曲)元德单骑直入,斩拔首,因进攻汝阳台”。《方舆纪要》卷50汝阳县:汝阳台“亦名章华台……谓之汝阳台, 以别
一名金刚台山。在今河南商城县东南。《清一统志·光州》:金刚台山“在商城县东南三十里。旧名石额山。高二十余里,延袤六十余里。双峰并峙,上有风洞、龙井。宋嘉熙元年,光州徙治金刚台山。元至元七年,都元帅伊素
即四城山。在今福建霞浦县西南五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