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芎墟
在今广东吴川市西南吴阳镇南芷芎。明置巡司于此。清光绪《高州府志》卷10吴川县:芷芎墟在“县西南十里”。
在今广东吴川市西南吴阳镇南芷芎。明置巡司于此。清光绪《高州府志》卷10吴川县:芷芎墟在“县西南十里”。
唐南诏置,属镇西节度。在今缅甸北部孟养。南诏后期属丽水节度。即今缅甸克钦邦孟养。南诏时属丽水节度使。
南朝齐改东宕渠郡置,属益州。治所在宕渠县(今四川合川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合川、铜梁、武胜等市县地。梁改为东宕渠郡。
秦置,为南郡治。治所即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旧江陵县。明曹学佺《名胜志》:“近地无高山,所有皆陵阜之属,故名江陵。”光绪《荆州府志》卷1:江陵“以地临江,故名”。西晋为荆州治。南朝梁承圣元年(552),萧
北宋置,属归化县。故址即今福建泰宁县北江源。《元丰九域志》卷9邵武军归化县、《宋史·地理志》 邵武军泰宁县均有江源银场。
又作九弓桥或九公桥。即今湖南邵阳县东北三十六里九公桥镇。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邵阳县图:县西南有九工桥市。
在今河南巩义市东南。《左传》:成公十七年(前574),“公会尹武公、单襄公及诸侯伐郑, 自戏童至于曲洧”。即此。古山名。在今河南省巩义市东南。《左传》成公十七年(前574年):“公会尹武公、单襄公及诸
一名东山。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南十八里。《晋书· 郭文传》: 郭文自王导西园 “逃归临安,结庐舍于山中”。《寰宇记》 卷93临安县: “临安山,县取此为名。南有郭文举宅基。” 晋谢安亦隐居于此。
亦名子云城。南宋末建。在今四川犍为县东南二十五里子云山。《元史·汪良臣传》:至元十二年 (1275) 攻破嘉定后,“统兵顺流而下,紫云、泸、叙相继款附”。即此。
①即今广东清新县西北石马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清远县西北有石马墟。②即今广东兴宁市东北石马镇。明嘉靖《兴宁县志》卷2:“宝山之岐二: 一入程乡; 一达石马。”
①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升永康县置,属太平府。治所在今广西扶绥县北中东镇(旧永康)。1912年改为永康县。②清宣统二年(1910)改镇康州置,属永昌府。治所即今云南永德县。以所属永昌府的“永”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