菑丘县
东汉改甾丘县置,属彭城国。治所在今安徽宿州市东北六十六里支 (甾) 河乡城孜集。三国魏废。
古县名。西汉置甾丘县,东汉改为菑丘县,治今安徽省宿州市东北。属彭城国。三国魏废。
东汉改甾丘县置,属彭城国。治所在今安徽宿州市东北六十六里支 (甾) 河乡城孜集。三国魏废。
古县名。西汉置甾丘县,东汉改为菑丘县,治今安徽省宿州市东北。属彭城国。三国魏废。
亦作沿江墟。即今江西瑞金市东北八十里沿冈墟。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10: 瑞金县东北有沿江墟。同治 《宁都直隶州志》 卷4: 瑞金县有沿冈墟。
西晋改杜县置,属京兆郡。治所在今陕西长安县东杜陵南五里。北魏神䴥四年(431)复为杜县。古县名。西晋以杜县改置,治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属京兆郡。北魏复为杜县。
明洪武中千户所置,属南直隶中军都督府。治所在今江苏高邮市。清康熙十七年 (1678)废。
即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东北腊普河,北流转东汇入金沙江。“腊普” 又作 “喇普”,藏语意即神川。《新唐书·南诏传》: “牟寻遽遣兵五千人戍吐蕃。乃自将数万踵其后,昼夜兼行,乘其无备,大破吐蕃于神川,遂断
即今河南封丘县东十八里鲁冈乡。旧属开封县。民国 《封丘县续志》 第二区图: 在开封县边境有鲁冈集。
在今河北巨鹿县南贾庄附近。《明史·卢象昇传》: 崇祯十一年 (1638),“师至蒿水桥,遇大清兵”,激战败死。在今河北省巨鹿县南贾庄附近。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卢象升于此遭遇清兵,军败战死。
旧名璜溪。即今上海市金山县南吕巷镇。以元时吕姓居此得名。清时有把总驻守。在上海市金山区中部偏西。面积32.9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吕巷,人口 3000。相传元代吕姓居此,故名。清光绪《金
隋开皇初改安喜县置,属定州。治所即今河北定州市。大业初为博陵郡治。唐武德四年 (621)复为安喜县。古县名。隋改安喜县置,治今河北省定州市。为博陵郡治。唐武德四年(621年)复为安喜县。
计划西通陕甘,东接海口,横贯苏、豫、陕、甘四省。清光绪三十年(1904)开始,陆续分段修筑,至1928年完成东自海州的大浦(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北大浦镇),西至河南的灵宝,长约819公里。1930—193
在今河北武强县境。《方舆纪要》 卷14武强县: 贾家沟 “在县东北。东流合于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