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河南双洎河。《左传》: 襄公元年 (前572),晋伐郑,“入其郛,败其徒兵于洧上”。《汉书·地理志》 颍川郡阳城县: “阳城山,洧水所出,东南至长平入颍。” 汉、唐故道,源出今河南登封县东阳城山,
在今福建诏安县东南洋林。清有把总驻此。
建置不详。北周属隋州。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境内。隋初废。
在今广东广州市西北西场一带。《宋书·羊希传》: 南朝宋泰始四年 (468),“希遣平越长史邹琰于朝亭拒战,军败见杀”。即此。又称朝台。在今广东省广州市西北西场一带。南朝宋泰始四年(468年),刘思道攻
在今甘肃武威市西五十余里。《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前凉张大豫攻吕光,进逼姑臧,“有众三万,保据杨坞”。即此。胡注:“杨坞在姑臧城西。”在今甘肃省武威市西。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年),前
即今安徽青阳县南七十里南阳乡。清乾隆 《青阳县志》 卷1: 东南十三都有南阳湾,当县境最南端喇叭河湾处。
①在今河南三门峡市西陕县老城西南二里。《明一统志》卷29河南府:鸡足山“上有虎岩洞,临河,宛如鸡足”。故名。②亦名鸡山。在今四川开江县东北。《方舆纪要》卷69新宁县:鸡足山在“县东二十里。逶迤绵亘,麓
即今广东汕头市西北鮀浦镇。《舆地纪胜》 卷100潮州: 鮀浦 “去州八十里”。《方舆纪要》 卷103潮州府澄海县: 鮀浦镇 “在县西南,有巡司,洪武三年置,本属揭阳县。嘉靖三十七年,倭犯鮀浦,又攻蓬洲
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尸乡沟一带。《尚书·序》:“汤始居亳,从先王居。”《史记·殷本纪》 正义引《括地志》:“河南偃师为西亳,帝喾及汤所都,盘庚亦徙都之。”20世纪80年代考古发现商代早期都城遗址于此。又作
①唐昭宗李晔陵。在今河南偃师市东南。《旧唐书·哀帝纪》: 天祐二年 (905) 二月,“葬昭宗皇帝于和陵”。《新唐书·地理志》 缑氏县: “有恭陵、有和陵,在太平山。本懊来山,天祐元年更名。”②在今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