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蓨县

蓨县

①亦作脩县。东汉改脩县置,属勃海郡。治所在今河北景县南。《三国志·魏书· 田畴传》: 东汉建安十二年 (207),曹操 “举茂才,拜为蓨令,不之官,随军次无终”。北魏改作脩县。

②隋开皇五年 (585) 改脩县置,属冀州。治所即今河北景县。大业初属信都郡。唐属冀州。金属景州。元为景州治。明洪武初废入景州。


古县名。《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汉书·景帝纪》、《周亚夫传》作“條”,《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作“修”,《地理志》作“脩”。《三国志·魏志·田畴传》、《晋书·地理志》作“蓨”。西汉文帝后二年(前162年)封周亚夫为條侯于此,属清河郡,后改为县。治今河北省景县南。属信都国。东汉永平末改属勃海郡。西晋移治今景县西。隋属信都郡,移治今晋州市。唐前期属德州,永泰后改属冀州。金属景州。元为景州治。明初省入景州。


猜你喜欢

  • 流江水

    即今四川仪陇、营山县境之仪陇河。《寰宇记》 卷139蓬池县: “验江水一名流江水。西来自仪陇县界,东流经县理北,又东南流入良山县。” 流至渠州流江县 (今渠县) 注入渠江。

  • 卜容营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置,在今贵州兴义市南。

  • 土僚长官司

    元代置,属乌蒙路。治所在今云南盐津、大关二县境。土僚亦作土老、秃老、秃剌,为族名。明洪武十六年(1383)废。

  • 梁湖堰

    在今浙江上虞市东南梁湖乡境。《宋史·河渠志七》: “绍兴初,高宗次越,以上虞县梁湖堰东运河浅涩,令发六千五百余工,委本县令、佐监督浚治。”

  • 巴丘县

    三国吴分新淦、石阳两县置,属庐陵郡。治所在今江西峡江县西南巴邱镇北里许。《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建安中,孙策“还定豫章、庐陵,留(周瑜)镇巴丘”,即此。隋开皇中废入新淦县。古县名。三国吴分新淦、石阳

  • 龙岩寨

    在今湖南慈利县北。《清一统志·澧州二》:龙岩寨“明初周德兴征土蛮时筑”。

  • 哈喇和林河

    指今蒙古国西南鄂尔浑河上游。《元史·地理志》 和宁路: “始名和林,以西有哈剌和林河,因以名城。” 蒙古窝阔台汗七年 (1235) 建都城于河东岸,作万安宫。

  • 宝井山

    在今甘肃成县东南十里。《旧唐书·穆宗记》: 长庆三年 (823),“移成州于宝井堡”。即此。

  • 安乐城

    ①即乐安城。在今河北乐亭县东北二十里。《晋书·石季龙载记上》:季龙将讨慕容皝,合兵五十万,具船万艘,“自河通海,运谷豆千一百万斛于安乐城,以备征军之调”。《资治通鉴》作“乐安城”。胡注以为即《水经·濡

  • 赤湾汛

    在今广东深圳市蛇口西赤湾。清于此建左、右炮台,为新安县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