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壶
指蓬莱。秦王嘉 《拾遗记》 卷1: “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 二曰蓬壶,则蓬莱也; 三曰瀛壶,则瀛洲也。形如壶器。” 故名。
指蓬莱。秦王嘉 《拾遗记》 卷1: “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 二曰蓬壶,则蓬莱也; 三曰瀛壶,则瀛洲也。形如壶器。” 故名。
唐贞观十六年(642)置,属溱州。治所即今四川綦江县东南扶欢镇。《元和志》卷30扶欢县:“以县东扶欢山为名。”北宋熙宁七年(1074)改为扶欢砦。古县名。唐贞观十六年(642年)置,治今重庆市綦江县东
在今广东广州市西北西场一带。《宋书·羊希传》: 南朝宋泰始四年 (468),“希遣平越长史邹琰于朝亭拒战,军败见杀”。即此。又称朝台。在今广东省广州市西北西场一带。南朝宋泰始四年(468年),刘思道攻
①隋开皇六年 (586) 改己氏县置,属宋州。治所在今山东曹县东南五十里楚天集。大业初属梁郡。唐属宋州。宋属应天府。金属归德府。元属曹州。明洪武初省入曹州。②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滑州。治所
①战国燕置。秦治所在沮阳县(今河北怀来县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北张家口市、小五台山以东,赤城县、北京市延庆县以西,内长城和昌平县以北地。三国魏属幽州,治所在居庸县(今北京市延庆县)。北魏废。②隋大业初改
西汉置,属北海郡。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市南十里益城。东汉为侯国,改属乐安国。后复为县。西晋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寿光市南,属北海郡。东汉改置益侯国。后国除复旧。西晋省。
①又名马耳山。在今山东莱芜市东北七十里。《汉书·地理志》 泰山郡莱芜县: “原山,甾水所出。” 《水经》: “淄水出泰山莱芜县原山。” 郦道元注: “淄水出县西南山下,世谓之原泉。《地理志》曰,原山,
①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北五十里。《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谷积山“峰峦突起,如谷堆积然。下有三石洞,总名三学, 中可容数十人”。②在今河南宝丰县西。《清一统志·汝州》:谷积山“在鲁山县西北九十里。养、滶二
在今山东淄博市东临淄南。《水经·淄水注》: 淄水 “又东径临淄县故城南。……又东北径荡阴里西”。诸葛亮 《梁父吟》: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即此。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临淄东。诸葛亮《梁父吟》:“
在今湖南炎陵县西南。《方舆纪要》卷80酃县:“天河岩在县西南三十里。高峻为一邑之镇。”
①在今江苏丹徒市西五州山麓净因寺。《清一统志·镇江府一》: 卓锡泉 “甚深。一曰千人井。井甃万佛,又曰万佛井。流山下汇为溪,澄清不竭,土人名曰夕溪”。②在今广东曲江县东南南华寺。唐禅宗六祖慧能浣衣卓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