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墓
在今湖南长沙市岳麓山白鹤泉上方。蔡锷(1882—1916),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1899年留学日本,1900年回国,准备在汉口发动武装起义,事败再渡日本,改名锷,以示投笔从戎的决心。1903年冬于日本士官学校卒业,1904年回国调广西训练新军。1911年辛亥革命时在云南起义,被推为云南军政府都督。袁世凯称帝时,在云南组织护国军讨袁,任第一军总司令,出兵四川。袁世凯死后,任四川督军兼省长,旋因病离职。1916年赴日本就医,11月8日病逝于日本。次年归葬于此。
在今湖南长沙市岳麓山白鹤泉上方。蔡锷(1882—1916),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1899年留学日本,1900年回国,准备在汉口发动武装起义,事败再渡日本,改名锷,以示投笔从戎的决心。1903年冬于日本士官学校卒业,1904年回国调广西训练新军。1911年辛亥革命时在云南起义,被推为云南军政府都督。袁世凯称帝时,在云南组织护国军讨袁,任第一军总司令,出兵四川。袁世凯死后,任四川督军兼省长,旋因病离职。1916年赴日本就医,11月8日病逝于日本。次年归葬于此。
又作那拉河。即今俄罗斯阿穆尔州东北、谢列姆扎河支流诺腊河。《清一统志·黑龙江》 “英克河”条下:纳喇河“在(黑龙江)城东北一千二百里,俱出东北兴安岭,南流入西林穆丹河”。
即今四川璧山县西南丁家镇。清同治《璧山县志》卷1:丁家坳在“县南七十里”。
北宋时藏族地方政权辖地。约在今西藏阿里地区西北部及毗邻克什米尔东部拉达克地区。藏族吐蕃王朝(约629—842)极盛时号称大蕃,吐蕃灭亡后,其王室后裔的一支领有其地,因称小蕃。公元10世纪时曾与辽王朝通
北宋东京(今河南开封市)宫廷藏书画楼。在后苑。《续资治通鉴长编》: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三月乙已:“太清楼藏太宗御制及墨迹石本九百三十四卷、轴,四部群书三万三千七百二十五卷。是日,上召辅臣对苑中,
指今安徽歙县东南新安江。因有滩三百六十,至为艰阻,号称苦溪。《寰宇记》 卷104歙县: 苦溪 “在县东南。从扬之水东南下抵深渡,名曰八十里苦。 其中乱石, 洪港斗折,
1913年降昌图府置,属奉天洮昌道。治所即今辽宁昌图县西老城镇。民国 《昌图县志》 卷4: “昌图者,俗名榆树城,蒙古之长突额尔克也。”“长突额尔克” 又作 “昌图额尔克” 蒙古语意为绿色草原。县乃取
西汉置,属零陵郡。治所在今湖南宁远县东南三十余里莽、巢两水口。东晋改属营阳郡。隋移治宁远县东南四十里泠道故城,属零陵郡。唐武德四年 (621) 移治今道县西四十里营山下,为营州治。五年 (622) 为
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北。宋《景定严州续志》卷9分水县:百圣岩“在县(今分水镇)东十五里定安乡,其高为最”。
即岭南。因其地北倚五岭,南临南海,故名。包括今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及越南北部地区。《新唐书· 李靖传》: 武德四年 (621),授岭南抚慰大使、检校桂州总管,“以岭海陋远、久不见德,非震威武,示礼义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郊、瀍河乡唐寺门村内。始建于唐,故址在今寺东五里塔湾村西头俗称“唐寺崖”的地方。武则天曾为福先寺撰写过浮图碑文,著名画家吴道子曾在该寺作“地狱变相”壁画。开元二十一年(733)日本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