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山墩
在今甘肃平凉市北。《清史稿·图海传》:康熙十五年 (1676),陕西提督王辅臣以平凉叛应吴三桂,抚远大将军图海讨之,“五月,夺虎山墩。虎山墩者,在平凉城北,高数十仞,贼守以精兵,通饷道。图海曰: 此平凉咽喉也。率兵仰攻,贼万余列火器以拒师”,遂发大炮攻城,王辅臣降。
在今甘肃省平凉市北。号称平凉咽喉。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陕西提督王辅臣以平凉响应吴三桂,抚远大将军图海夺虎山墩,降王辅臣,即此。
在今甘肃平凉市北。《清史稿·图海传》:康熙十五年 (1676),陕西提督王辅臣以平凉叛应吴三桂,抚远大将军图海讨之,“五月,夺虎山墩。虎山墩者,在平凉城北,高数十仞,贼守以精兵,通饷道。图海曰: 此平凉咽喉也。率兵仰攻,贼万余列火器以拒师”,遂发大炮攻城,王辅臣降。
在今甘肃省平凉市北。号称平凉咽喉。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陕西提督王辅臣以平凉响应吴三桂,抚远大将军图海夺虎山墩,降王辅臣,即此。
①春秋时吴都(今江苏苏州市)北门。《吴地记》:“平门,北面有水陆通毗陵。子胥平齐,大军从此门出,故号平门。东北三里有殷贤臣申公巫咸坟,亦号巫门。西北二里有吴偏将军孙武坟。”②又称西安门、便门。汉长安城
在今江西广昌县西南修岭下。《方舆纪要》卷86建昌府广昌县: 修岭镇 “在县西南十里,俗谓之秀岭。宋绍圣中置巡司,明因之”。清乾隆三十年(1765) 裁。
明置,属奴儿干都司。驻地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扎兰屯市西南绰儿河。后废。
在今福建泰宁县西。《方舆纪要》卷98泰宁县:二十四溪在“县西四十里。汇山溪之水东出,有石山夹岸错立,崒嵂周密,凡二十四曲,西南至梅口入大溪”。
在今湖北鄂州市西北。《寰宇记》 卷112武昌县: 败舶湾 “在县西北水路七里。…… 《武昌记》: 权与群臣泛船中流,值风,至樊口十里余便败,因名败舶湾”。
亦名桂山镇。即今广东翁源县东北南浦镇。《明史·地理志》 翁源县: “东有桂丫山巡检司,初治茶园铺,后迁南浦。”
明置,属威州。在今四川理县东北桃坪乡东古城。《方舆纪要》卷67威州:坝州堡在“州西北二十五里。因唐、宋霸州旧名也。今设仓置戍于此。自堡而北有龙溪、 卜南、木上诸寨,与北路番族黑苦、三姐相通”。
即今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西二十里鱼市镇。《方舆纪要》 卷81沅州西一百二十里有 “鲇鱼站堡”。
清代指蒙古族聚居的地区。主要指今蒙古国、我国内蒙古、新疆阿尔泰地区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喀尔喀蒙古又称外蒙古,唐努乌梁海、阿尔泰乌梁海归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 内蒙古各盟旗归绥远城、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将
唐仪凤二年 (677) 置,属晏州。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境。《宋史·熊本传》: 熙宁六年(1073),“独牱阴一酋不至。本合晏州十九姓之众,发黔南义军强弩,遣大将王宣、贾昌言率以进讨。贼悉力旅拒,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