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邑县
唐至德二年 (757) 改安邑县置,属蒲州。治所在今山西运城市东北十里安邑。乾元元年 (758)属陕州,大历四年 (769) 复名安邑县。
古县名。唐至德二载(757年)改安邑县置,治今山西省运城市东北安邑,属河东郡。大历四年(769年)复改名安邑县。
唐至德二年 (757) 改安邑县置,属蒲州。治所在今山西运城市东北十里安邑。乾元元年 (758)属陕州,大历四年 (769) 复名安邑县。
古县名。唐至德二载(757年)改安邑县置,治今山西省运城市东北安邑,属河东郡。大历四年(769年)复改名安邑县。
在今湖北蕲春县西。《方舆纪要》卷79蕲州:马下山“在州西六十里。高峻难登。相传汉高祖讨英布,下马过此”。
即今四川开江县境之新宁溪、明月江,为渠江上游州河支流。《元丰九域志》 卷8: 达州新宁县 “有新宁溪”。
①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南二十五里。唐张子和《渔父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即此。或说在今湖北黄石市东北。②在今湖北黄石市东南西塞山乡西北。《水经·江水注》:“(黄石)山连延江侧,东山偏高,
唐开元十七年(729)置羁縻州,属秦州都督府。在秦、成二州山谷间(今甘肃天水市或礼县境)。宝应元年(762)徙于成州之盐井故城(今礼县东盐关镇)。后废。唐开元十七年(729年)以党项部落置,治今甘肃省
元至元间改江阴路置,治所即今江苏江阴市。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改为连洋州,寻复为江阴州。洪武初改州为江阴县。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后降江阴路置,治今江苏省江阴市。属江浙行省。辖境约当今江苏
即今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之南沙洲。1935年命名为南滩。1947年改名南沙洲。
在今山东广饶县北。《方舆纪要》 卷35乐安县: 青丘 “相传齐景公尝畋于此。司马相如 《子虚赋》 ‘秋田乎青丘’ 是也”。《清一统志·青州府二》:清水泊 “亦即古之青丘,一名青丘泺”。
在今江西临川市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86抚州府临川县: 虎头洲在 “府北三十里,东接龙步湾,西望宜黄水”。
①在今内蒙古乌审旗西南。《资治通鉴》:唐长庆元年(821),“灵武节度使李进诚奏败吐蕃三千骑于大石山下”。胡三省注:“大石山在鲁州东南。鲁州,六胡州之一也。在灵武西河曲之地。”②在今山东莱芜市东南十三
唐渤海国置,属东平府。治所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兴凯湖西新尼科拉耶夫卡北。辖境当今俄罗斯兴凯湖西岸一带。辽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