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坝场
今四川乐山市南西坝镇。清嘉庆《犍为县志》卷2:西坝场在“县北六十里。通乐山”。光绪元年(1875)石溪炭厂脚力李三打杵, 自号平天王,起义于此。
今四川乐山市南西坝镇。清嘉庆《犍为县志》卷2:西坝场在“县北六十里。通乐山”。光绪元年(1875)石溪炭厂脚力李三打杵, 自号平天王,起义于此。
清雍正十三年 (1735) 建,在今蒙古国前杭爱省哈拉和林东北。为清在外蒙古地区主要屯田区,亦为主要驿站之一。
亦作石墙隘。在今广西鹿寨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07修仁县:石墙隘“在县西南,向为瑶僮门户。万历中置官兵戍守于此,为石墙营”。清设把总防守。明万历间立,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鹿寨县东南石墙。清时设把总防守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 (497) 置,属荆州。治所在今河南叶县西北。二十二年 (498) 属鲁阳郡。隋大业初废。古县名。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置,治今河南省叶县西北。属鲁阳郡,隋初属襄城郡。大业初废
在今广东惠来县东南前詹镇海滨附近。《方舆纪要》卷103惠来县:赤沙澳“在县南四十里。沙隄蔽涛,海艘时集于此,为防御要地”。
春秋晋邑,为赵衰之子楼婴邑。在今山西永和县东南。《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 (前636),“狄人归季隗于晋,而请其二子,文公妻赵衰,生原同、屏括、楼婴”。清末杨守敬 《春秋舆地图》 作楼邑。古邑名。春秋
即拉孜。今西藏拉孜县东北拉孜。《清一统志·西藏》 藏地诸城: 章拉则城 “在日喀则城西北八百十里”。又作拉孜、将罗尖。清康熙间置,在今西藏自治区拉孜县东北拉孜区。
①东晋永和四年(348)建。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梁书·侯景传》:太清三年(549),“百济使至,见城邑丘墟,于端门外号泣,行路见者莫不洒泪。景闻之大怒,送小庄严寺禁止,不听出入”。即此。②俗名木
在今辽宁新宾县西北古楼附近。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努尔哈赤在此战败扈伦叶赫部为首的九部联军,为统一女真各部奠定了基础。古山名。在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北古楼附近。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
即黄崄山。在今山西岚县西北。《清一统志·太原府一》: 黄崄山 “在岚县 (旧治) 西南二十五里。一名黄芊山。又名黄尖山”。
唐贞观三年(629)置,为燕州治。治所在今广西藤县西七十里。七年(633)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