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郡
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分汉中郡置,属益州。治所在西城县(今陕西安康市西北)。辖境相当今陕西石泉县至安康市间汉水流域一带。三国魏改名魏兴郡。隋大业初复改金州为西城郡,治所在金川县(今安康市)。唐初又改为金州。
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析汉中郡置,治西城县(今陕西安康市西北)。辖境约相当今陕西省石泉县至安康市间汉水流域。属荆州。三国魏文帝改名魏兴郡。隋大业三年(607年)复改金州为西城郡,治金川县(今陕西安康市)。唐初改为金州。
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分汉中郡置,属益州。治所在西城县(今陕西安康市西北)。辖境相当今陕西石泉县至安康市间汉水流域一带。三国魏改名魏兴郡。隋大业初复改金州为西城郡,治所在金川县(今安康市)。唐初又改为金州。
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析汉中郡置,治西城县(今陕西安康市西北)。辖境约相当今陕西省石泉县至安康市间汉水流域。属荆州。三国魏文帝改名魏兴郡。隋大业三年(607年)复改金州为西城郡,治金川县(今陕西安康市)。唐初改为金州。
在今安徽舒城县西南。《舆地纪胜》 卷45庐州: 周瑜城 “在舒城县西十八里”。《方舆纪要》 卷26舒城县: 周瑜城,“ 《志》 云: 瑜从孙权举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因筑此城。今为净梵寺”。
即傅阳川。《汉书·地理志》 豫章郡历陵县: “傅昜山、傅昜川在南,古文为傅浅原。” 汉历陵县治所在今江西德安县东。“昜” 古 “陽 (阳)”字。古水名。“昜”古“陽(阳)”字。“傅”或作“敷”;作“博
①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长垣县东北八里陈墙村。西汉属陈留郡。西晋属陈留国,后属东郡。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废, 景明三年(502)复置, 隋开皇十六年(596)改为匡城县。②东晋析谯县地侨置,
唐置,属伊州。在今新疆鄯善县东北。一说在今哈密市西北灰井子沟。唐置,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北。属伊州。后废。
在今湖北十堰市南。《方舆纪要》卷79郧县:尖岩“在府南百四十里。悬崖峭削,屹立千尺”。
南宋改迁隆寨置,属邕州。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东那堪乡迁隆村。后改为迁隆州。古镇名。南宋时以迁隆寨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东迁隆峒。后又改置为迁隆州。
①三国魏置,治所在平昌县(今山东诸城市西北六十里),寻废。晋惠帝时复置,治所在安丘县(今山东安丘市西南十二里)。北魏移治昌安县(今安丘市东南)。北齐省。②东魏平平中置,治所在昌平县(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南
在今四川渠县东北土溪乡西北赵家坪(碑亭村)。据《后汉书·冯绲传》 载:焕在安帝时为幽州刺史,建光元年(121)被陷下狱,其后事虽辨明, 已病死狱中。安帝“赐钱十万, 以子为郎中”。此阙当建于建光元年或
在今湖北宜城市西二十里。《水经·沔水注》: 夷水 “历宜城西山,谓之夷溪。又东南径罗川城,故罗国也”。
即今福建古田县东卓洋。民国 《古田县志》 卷6: 卓洋村市 “中有上街、下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