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西宁州

西宁州

①北周天和五年(570)改严州置,治所在越嶲县(今四川西昌市)。辖境相当今四川西昌市及越西、冕宁、德昌等县地。寻复为严州。隋开皇六年(586)复为西宁州。十八年(598)改为嶲州。

②唐武德七年(624)析南宁州置,治所在梁水县(今云南江川县东南旧州)。辖境约当今云南华宁、江川、通海等县及玉溪市地。贞观八年(634)改为黎州。

③北宋崇宁三年(1104)置,治所在青唐城(今青海西宁市)。取西部安宁之义。辖境相当今青海西宁市及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湟中县等地。后属西夏。元仍为西宁州,属甘肃行省。明洪武六年(1373)改为西宁卫。

④金贞祐四年(1216)升西宁县置,治所在今甘肃会宁县东三十里张城堡。辖境相当今甘肃会宁、通渭等县部分地。金末降为西宁县。

⑤元初改镇宁州置,属真定路。治所即今河北鹿泉市。辖境相当今河北鹿泉市地。太宗七年(1235)复为获鹿县。


(1)北周天和五年(570年)置,治越嶲县(今四川西昌市)。辖境即今四川省西昌市。后改名严州。隋开皇六年(586年)改为西宁州,十八年又改为嶲州。(2)唐武德七年(624年)置,治梁水县(今云南华宁县)。辖境约当今云南省华宁、通海等县地。贞观八年(634年)改为黎州。(3)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改鄯州置,治今青海省西宁市。属秦凤路。辖境相当今青海省西宁市及大通、互助、湟中等县地。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地入西夏。蒙古灭西夏,为章吉驸马分地。明洪武六年(1373年)改为西宁卫。(4)元初改镇宁州置,治今河北省鹿泉市。辖境相当今鹿泉市一带。太宗七年(1235年)降为获鹿县。


猜你喜欢

  • 金坡镇

    在今河北易县西五十里金坡村。明洪武七年 (1374) 于此置巡司。嘉靖中废。

  • 沓氏县

    西汉置,属辽东郡。治所在今辽宁大连市金州区东南十八里大岭屯古城。一说在今辽宁凤城市。三国魏改为东沓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东南,一说治今辽宁省凤城市或辽阳县。属辽东郡。三国魏改名东沓

  • 皖口镇

    又名南皖口。北宋置,属怀宁县。即今安徽怀宁县东六十里山口乡。古为皖水入江之口,故名。《宋史·刘遇传》: 北宋开宝八年 (975) 灭南唐,“吴兵三万屯皖口,遇会诸路兵破之,擒其将朱令赟、王晖等”。即此

  • 蒲都丽家

    即今欧洲之葡萄牙。《明史·佛郎机传》: “ (正德) 四十四年伪称满剌加入贡。巳,改称蒲都丽家。守臣以闻,下部议,言必佛郎机假讬,乃却之。” 《皇明世法录》 作蒲丽都家。

  • 鬼门

    底柱山三门之一。在今河南三门峡市北黄河三门峡水库中。《清一统志·陕州》 “底柱山” 条引 《陕州志》: “三门: 中神门,南鬼门,北人门。惟人门修广可行舟。鬼门尤险,舟筏入者,罕有得脱。”底柱山“三门

  • 石板溪

    在今四川犍为县北石溪镇南。清嘉庆《犍为县志》卷2:石板溪在“县北三十里。溪山出石炭,灶民取以煮盐”。

  • 沐川

    亦名沐源川、沐溪。即今四川沐川、犍为县境之沐川河,为岷江支流。《方舆纪要》卷73沐川长官司:沐川在“司北百里。源出夷都山, 曲折流至嘉定州犍为县界, 入于蜀江, 即沐源川矣。……《志》云:川旁有峰崖竦

  • 目集驿

    唐南诏置,在今四川会理县西南凤营乡。唐樊绰《云南志》卷1:会川镇“五十五里至目集馆……从目集驿至河子镇七十里”。

  • 名山县

    隋开皇十三年(593)改蒙山县置,属邛州。治所即今四川名山县。《元和志》卷32名山县:“因县西北名山为名。”大业初属临邛郡。唐属雅州。明洪武十年(1377)废入雅州,十三年(1380)复置。清属雅州府

  • 弘政县

    一作宏政县。辽世宗时置, 为宜州治。治所在今辽宁义县东北二十五里。金属义州,移治今义县。元废。古县名。辽世宗置,治今辽宁省义县。为宜州治。元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