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浚稽山
今蒙古国西南部巴彦洪戈尔省图音河注入鄂罗克湖之西南戈壁阿尔泰山。《汉书·李广传》 附李陵传:路博德奏言“臣願留(李)陵至春,俱将酒泉、张掖骑各五千人并击东西浚稽,可必禽也”。
今蒙古国西南部巴彦洪戈尔省图音河注入鄂罗克湖之西南戈壁阿尔泰山。《汉书·李广传》 附李陵传:路博德奏言“臣願留(李)陵至春,俱将酒泉、张掖骑各五千人并击东西浚稽,可必禽也”。
明置,在今山西高平县西南乔村。《清一统志·泽州府》:乔村驿“在高平县南三十里。旧有驿丞。本朝乾隆七年裁”。
即今四川忠县东北之石宝寨。清嘉庆《四川通志》卷30:玉印山寨“在州北八十里。国初有谭宏、谭文等据此梗化”。道光《忠州直隶州志》卷7:清康熙十九年(1680),谭宏等“踞忠州石宝寨以储粮”。
即左里城。在今江西南昌县西北左里镇。因在彭蠡湖(今鄱阳湖)之左而得名。
在今湖南沅陵县东北一百四十里沅江中。《方舆纪要》 卷81沅陵县 “沅江” 条下: 雷洄滩 “以江流触石,其声如雷也”。
即今广西灵山县西南钦江北岸三隆镇。清设千总驻防。
北宋至道三年 (997) 置,治所在并州(后改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市)。辖境相当今山西内长城以南,龙门山、稷山、绛县、垣曲一线以北及陕西佳县以北地区。金天会六年 (1128) 分为南、北两路。北路治太原
①西晋太康二年 (281) 改毗陵典农校尉置,属扬州。治所在丹徒县 (今江苏丹徒市东南丹徒镇)。后徙治毗陵县 (今江苏常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镇江、常州、无锡、江阴、武进、丹阳等市县地。永嘉五年 (3
北宋置,属乐昌县。即今广东乐昌市东北横坑。北宋属乐昌县,在今广东省乐昌市东北横坑。
东汉时西域国名。都城在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后汉书·西域传》: “移支国居蒲类地。户千余,口三千余,胜兵千余人。”
在今河北保定市东。《方舆纪要》卷12保定府清苑县:广养城“在府东九里。《城冢记》:城周五里,南有河薮,相传燕昭王筑此城以牧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