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蠡河
一名浦阳溪。又曰西运河。在今江苏武进县西南。《宋史·河渠志七》: 南宋淳熙九年(1182),知常州章冲奏:“其南曰西蠡河, 自宜兴太湖而下,止开浚二十余里,若更令深远,则太湖水来,漕渠一百七十余里,可免浚治之扰。”《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武进县:西蠡河“在城南。一名浦阳溪。北枕运河,南接滆湖。相传范蠡所凿。宜兴县有东蠡河,故此曰西也”。
一名浦阳溪。又曰西运河。在今江苏武进县西南。《宋史·河渠志七》: 南宋淳熙九年(1182),知常州章冲奏:“其南曰西蠡河, 自宜兴太湖而下,止开浚二十余里,若更令深远,则太湖水来,漕渠一百七十余里,可免浚治之扰。”《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武进县:西蠡河“在城南。一名浦阳溪。北枕运河,南接滆湖。相传范蠡所凿。宜兴县有东蠡河,故此曰西也”。
即今广东台山市。《明史·地理志》新宁县:“弘治十一年以新会县德行都之上坑蓢置,析文章等五都地益之。”
一名昆仑塞。西汉置,在今甘肃安西县西南。《汉书·地理志》 敦煌郡广至县: “宜禾都尉治昆仑障。”
北宋置,属敷政县。即今陕西安塞县西南招安乡。《宋史·地理志》 敷政县: “有招安、万安二砦,元符二年,废招安砦为驿。”
战国赵邑,在今河北望都县东。《战国策·魏策三》:“初时惠王伐赵,战胜乎三梁。”《水经·滱水注》有“三梁亭”。古邑名。战国赵邑。在今河北省望都县西。《战国策·魏策三》:“初时惠王伐赵,战胜乎三梁。”即此
①南齐置,为安蛮左郡治。治所在今湖北黄陂县北木兰山附近。以木兰山为名。梁改为梁安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复改为木兰县。大业初属永安郡。唐武德三年(620)废。②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置,属呼兰府
①在今江西瑞金市西北沙洲坝棘子排。是一座土木结构瓦房。1933年至1934年中华全国总工会苦力委员会、手工业工人委员会和国家临时工人工会委员会等机构设此。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局委员长刘少奇也在此居住和办
北宋熙宁七年(1074)置,属河州。在今甘肃临夏市东南十五里。金废。
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置,属黑龙江省。治所即今内蒙古满洲里市。以胪朐河 (即克鲁伦河) 为名。1913年改胪滨县。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属黑龙江省。1913
在今湖北新洲县西南长江边。《方舆纪要》卷76黄州府黄冈县 “华山” 条下: “其东有武矶山亦临江。相传黄祖屯兵阳逻,蒐武其上。” 《元史·伯颜传》: 南宋末,伯颜 “遣万户阿刺罕以兵拒沙芜口,逼近武矶
北宋开宝八年 (975) 改松源县置,属建州。治所即今福建松溪县。以松溪为名。元属建宁路。明、清属建宁府。民国初属建安道。1928年直属福建省。1960年与政和县合并,改名松政县。1962年复置。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