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观音阁镇

观音阁镇

即今四川射洪县西南三十五里太乙镇。清光绪《射洪县志》卷2:观音阁场在“县(旧治在今金华镇)南七十五里”。1950年改置太乙乡。1984年改为太乙镇。


(1)在湖南省溆浦县中北部。面积59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观音阁,人口 1000。因昔有观音庵,故名。1956年设观音阁乡,1958年属观音阁公社,1985年置镇。主产稻,并产柑橘、西瓜、棉花、茶叶、木材。有煤、硫铁等矿。有水电站、竹木加工厂、林场、茶场。设有圩场。湘黔铁路经此设站。怀桃公路经此。(2)在广东省博罗县东北部。面积143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观音阁圩,人口 3650。清乾隆年间,在东江边建埠鹅古寺,内供观音塑像,故名观音阁。镇以阁得名。1953年设镇,1958年设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复建镇。地处东江中游北部,西南为丘陵,东南沿江为平原。主产稻、甘蔗,并产花生、甘薯、豆类等。有造船、榨糖、建材、爆竹、食品加工、竹器工艺品等厂。有公路西通杨村镇接205国道。东江通轮船。


猜你喜欢

  • 富口墟

    即今福建沙县西北富口镇。《清一统志·延平府》 “华岩墟” 条下: “富口墟在县北三十里。”

  • 铜梁县

    唐长安四年 (704) 置,属合州。治所在奴��山列宿坝 (在今四川潼南县东南)。 《元和志》 卷33铜梁县: “取小铜梁山为名。” 开元三年 (715) 移就涪江南岸 (

  • 双堆集

    在今安徽濉溪县东南一百三十里。因境内有尖谷堆、平谷堆得名。1948年冬淮海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全歼国民党黄维兵团于此。

  • 尧城溪

    尧渡河上游。在今安徽东至县南。《方舆纪要》卷27建德县:尧城溪在“县南三里。县东南诸山谷水汇流为溪,春夏水溢,可通舟楫。西北流,达东流县,入大江。今县西有尧城渡”。

  • 佛光砦

    在今云南洱源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17邓川州:佛光岩“在州(今邓川镇)北三十里。与浪穹县佛光山相接。《滇志》:初,孟获自豪猪洞被擒,丞相亮复纵之,获走佛光砦,据险坚守,汉兵不得进,乃由漾濞江而北出砦

  • 坎台河

    即今内蒙古达拉特西罕台川。《清一统志·鄂尔多斯》:坎台河“在左翼后旗(原驻地在今达拉特西北大树湾附近)东十二里。源出布木巴泉,东北流入黄河”。

  • 东番

    明中叶后称台湾为东番,意谓在祖国大陆的东方番族聚居之地。陈第著有《东番记》。明中叶后称今台湾土著为“东番”,推衍为指台湾全岛,意即“福建东域番族聚居之地”。明陈第有《东番记》,张燮《东西洋考》有《东番

  • 蚕室

    即今山东滕州市东三十里蚕母山。《左传》:哀公八年 (前487),“吴师克东阳而进,舍于五梧。明日,舍于蚕室”。即此。

  • 李亲顾镇村

    即今河北定州市东南四十五里李亲顾镇。清道光《定州志》卷7市集:李亲顾镇在“城东南五十里”。

  • 显平县

    唐贞观四年 (630) 置,属羁縻嶂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