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西藏地名。《元史·百官志三·宣政院》 载: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其属附见有牙里不藏思八万户。藏文史籍《汉藏史集》载乌思藏十三万户中,牙里不藏思八(雅桑)为乌思地区(前藏)六个万
在今四川筠连县东南。清同治《高县志》卷6:佛龛岩“壁立千寻,四面峻峭,叛逆何金龙党羽吴山亡、何乏祥等率贼盘踞其中,势猖獗;其对面四方峒亦陡绝高悬,逆党花脸章队长等率党百余伏居,不时出没,掳掠居民,彼此
1932年改盏达行政区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在今云南盈江县西北八里莲花街。民国 《云南行政纪实》: “治所在莲花山下,因以命名。” 1952年改莲山县。1935年由腾冲县析置,治莲山镇(今云南盈江县新民
在今湖北襄樊市西南。《水经·沔水注》:“沔水又东南径邑城北,习郁襄阳侯之封邑也,故曰邑城矣。”
三国蜀汉以来,指居住于今四川雷波县东北“马湖”为中心的少数民族部落。《元史·地理志》 马湖路:“汉唐以下名马湖部。”《明史·四川土司传一》:马湖“有龙马湖,因名焉。唐为羁縻州四,总名马湖部”。
在今广西永福县东。《方舆纪要》卷107永福县:三里驿“在县城东”。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置,为直隶厅,属甘肃省。治所即今新疆乌鲁木齐市。三十八年(1773)改为迪化州。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直隶甘肃省。三十八年降为迪化州
北周宣政元年 (578) 改东豫州置,治所在广陵城 (今河南息县)。隋大业二年 (606) 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贞观元年 (627) 废。金泰和八年 (1208) 复置,蒙古中统三年 (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北宋属雅州。后废。
即今河南内黄县西北豆公乡。明嘉靖《内黄县志》 卷 1 《乡镇》: “窦公集,在县西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