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象山县

象山县

唐神龙元年 (705) 析鄮县、宁海二县置,属台州。治所在彭姥村(今浙江象山县治)。以山得名。广德二年 (764) 改属明州。南宋属庆元府。元属庆元路。明、清属宁波府。民国初属浙江会稽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


在浙江省东部沿海、象山港南。属宁波市。面积1175平方千米。人口52.6万。辖14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丹城镇。唐神龙二年(706年)析越州鄮县、台州宁海县地置象山县,治彭姥村(今丹城镇),属台州。广德二年(764年)改属明州。宋宝庆《四明志·象山志沿革论》:“海曲有山,形如象,故曰象山。”南宋属庆元府,元属庆元路。明、清属宁波府。1914年属会稽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1949年属宁波专区,1954年改属舟山专区。1958年宁海县并入,县治初迁沥洋,后移宁海县城关镇,仍属宁波专区(1970年改地区)。1961年两县复分,象山县治迁回丹城镇。1983年宁波地区撤销,属宁波市。地处象山半岛,三面环海,以丘陵为主,沿海多岛屿。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产稻、棉花、甘蔗、柑橘、茶叶。沿海捕捞与养殖并举,盛产带鱼、黄鱼、对虾、蛏子、牡蛎、紫菜等。盐业生产历史悠久。有纺织、机械、电子、食品、针织、建材等工业。海运发达。石浦港、白墩港为全县主要吞吐口岸。公路与甬临公路相接。名胜古迹有丹城塔山文化遗址、张苍水抗清遗址、昌国、爵溪、钱仓等抗倭城寨遗址和松兰山旅游度假村等。


猜你喜欢

  • 清江镇

    ①又名樟树镇。北宋属清江县。即今江西樟树市。明洪武三年 (1370) 于此置巡司。清乾隆三十年 (1765) 裁,移临江府通判驻此。1949年为清江县治。1988年改为樟树市。②一名清江嘴镇,又作靖江

  • 湟中城

    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北。滨临湟水。《水经·河水注》: “湟水东流径湟中城北,故小月氏之地也。” 《资治通鉴》 卷67胡注: “湟水源出西海盐池之西北,东至金城允吾县入河。夹湟两岸之地,通谓之湟中。又有湟中

  • 慈廉水

    在今越南河内市西北。《元和志》 卷38安南宋平县: “慈廉水经县南二里。” 《寰宇记》 卷170交趾县: “慈廉江,昔有李祖仁居此,兄弟十人并慈孝廉让,因此名江。” 《新唐书·地理志》 交趾县:慈州慈

  • 浙东运河

    在今浙江东部。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至北宋前期已全线建成。西起钱塘江南岸,经西兴镇至今萧山市,东越钱清江而至今绍兴市,又向东过曹娥江而至今上虞市,又东南经丰惠镇东通明坝连接姚江,下通甬江。南宋时因在近畿

  • 吴儿峪

    一名吾儿峪。在今山西黎城县东北太行山口。《方舆纪要》卷42黎城县:吴儿峪在“县东二十八里。又东北接河南涉县。亦曰吾儿峪,太行山口也”。即“吾儿谷”。

  • 荣黎山

    在今四川荣县东。《舆地纪胜》 卷160荣州: 荣黎山 “在州东十五里。即云慈禅院。高五里许,上有山神祠、五龙池”。《清一统志 · 嘉定府一》: 荣黎山“亦名舞龙山,与荣德对峙,山腹有龙洞二”。

  • 胙州

    唐武德二年 (619) 置,治所在胙城县 (今河南延津县东北)。四年 (621) 废。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治胙城县(今河南延津县东北)。四年废。

  • 岭底堡

    在今广东信宜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104信宜县: 岭底堡 “在县东四十里。向设官军,防怀乡、圣峒、六定、岭底等瑶”。

  • 南疆八城

    指清代新疆天山以南喀喇沙尔 (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库车 (今库车县)、阿克苏 (今阿克苏市)、乌什 (今乌什县)、喀什噶尔 (今喀什市)、英吉沙尔 (今英吉沙县)、叶尔羌 (今莎车县)、和阗(今和

  • 吕陵店

    即今山东菏泽市西三十里吕陵镇。汉为吕国都城故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