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贤令山

贤令山

在今广东阳山县北二里。因唐代韩愈被贬作阳山令而得名。《方舆纪要》 卷101阳山县: 贤令山 “唐韩愈为阳山令,尝读书于此,有读书岩。山以愈名也”。《清一统志·连州》: 贤令山“一名牧民山。冈峦横列,中峰耸立,曰金峰。东有游息洞,又东有朝阳洞”。有唐以来摩崖石刻,以韩愈手迹最可贵。南麓有韩愈题字 “千岩表” (字大0.3平方米)及其他题诗、题铭。山背有崖高约7米,宽约13米,刻有宋代县令张本中的 《皇宋圣传颂并序》,字体古劲遒秀,是广东杰出的宋刻。此外还有游息洞、远览亭等胜迹。


在广东省阳山县城北。因唐代文学家韩愈贬作阳山县令而得名。山上有唐、宋等摩崖石刻,以唐代韩愈的手迹最可贵。南麓有韩愈题字“千岩表”(字大0.3平方米)及其他题诗、题铭。山背高约7米、宽约13米的崖壁上,刻有宋代县令张本中的《皇宋圣传颂并序》,全文28行,每行18字,是广东杰出的宋刻。又有清代书法家符翕草书五言诗。山上还有北山寺、游息洞、远览亭及韩愈像碑等。


猜你喜欢

  • 赤镇街

    即今安徽全椒县南赤镇乡。民国《全椒县志》卷1:赤镇街“距城四十里,湾街长一里,俱市肆。有分运盐局一”。

  • 南安镇

    ①在今福建武平县南。《方舆纪要》 卷98武平县: 南安镇 “在县南。唐置镇,与武平俱属长汀县。五代时,王闽改置武平场,南安遂废”。②在今四川夹江县西北二十五里木城镇。唐代于此置南安县。《方舆纪要》 卷

  • 看花宫

    即今陕西旬邑县北看花宫。1940年陕甘宁边区新正县迁治于此。

  • 小关山

    在今湖北宣恩县西南晓关侗族镇附近。《方舆纪要》卷82大田所:小关山在“所东百里。古置关其上,遗垒尚存”。

  • 八陉

    即太行八陉。由太行山天然峡谷开辟成陉道,历来为华北平原与太行山的交通要隘。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卷2:“太行八陉:轵关陉(在今河南济源市)、太行陉(在今河南沁阳市)、白径陉(在今河南辉市)、滏口陉(在今

  • 山江河

    在今贵州凯里市西北。《方舆纪要》卷121清平县:山江河在“县(今炉山镇)东五十里。或云,源出香炉山”。

  • 识臼县

    唐显庆元年(656)置,属悉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元和志》卷32悉州识臼县:“地名识臼,因之为名。”天宝元年(742)改为昭德县。古县名。唐置,治今四川省黑水县东南。属悉州。广德后地入吐蕃。

  • 方顶山

    在今湖南石门县西北一里。《方舆纪要》卷77石门县“石门山”条下:方顶山“山顶方平”。

  • 回坑

    即回溪阪。在今河南陕县东南雁岭关东南。

  • 乐容州都督府

    唐置,为党项羁縻府,属灵州都督府。其地当在今宁夏黄河两岸地。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