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赤甲山

赤甲山

亦作赤胛山。又名火焰山。在今四川奉节县东长江北岸,相近为白帝山。《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径赤岬城西……南连基白帝,山甚高大,不生树木,其石悉赤。土人云,如人袒胛,故谓之赤岬山。”《元和志》逸文卷1夔州:“赤甲山在城北三里。汉时尝取邑人为赤甲军,盖犀甲之色也。”


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南,白帝城故址之东。唐杜甫《夔州歌》云:“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


猜你喜欢

  • 双冈

    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北。《资治通鉴》:唐建中二年(781),魏博帅田悦拒命,河东帅马隧“命大将李自良等御之于双冈”。胡三省注:“双冈在邯郸西北、临洺之西,亦名卢家疃。”即此。在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北。《资治通

  • 厉门

    一作濑湖。在今广西平乐县西南。为战国时楚关隘。《史记·甘茂列传》:“越国乱,故楚南塞厉门,而郡江东。”《正义》:“刘伯庄云:厉门,度岭南之要路。”又作濑胡、濑湖。战国楚关隘。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西

  • 柘支国

    即石国。都城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新唐书·西域传》: “石,或曰柘支。”

  • 泾河

    在今江苏宝应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23宝应县: 泾河在 “县北四十里。由山阳县界西接漕河,经县东四十里,又东入射阳湖”。渭河最大支流。跨宁夏、甘肃、陕西三省区。《释名·释水》:“水直波曰泾。泾,径也

  • 梭磨宣慰司

    清乾隆四十年 (1775) 改宣抚司置,属杂谷直隶厅。治所即今四川马尔康县东梭磨乡。后废。

  • 楼亭县

    唐开元二十三年 (735) 置,属易州。治所在今河北易县西北四十里奇峰庄。天宝后废。古县名。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析易县置,治今河北省易县西北。属易州。天宝后省。

  • 平山台

    即今辽宁台安县南平台子。明《万历武功录》卷10《土蛮列传下》:“虏千余骑,从西平堡、平山台入。”即此。

  • 钴鉧山

    在今湖北咸宁市西四里。《寰宇记》 卷112江夏县: 钴鉧山 “在县东南一百一十七里。山形似钴鉧”。《清一统志·武昌府》: 钴鉧山 “一名熨斗山,俗名风火斗”。

  • 同笋汛

    清置,属广顺州。即今贵州长顺县西十五里筒笋乡。旧有把总驻守。

  • 可蓝山

    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蒿店乡附近。《元和志》卷3原州百泉县:“可蓝山,一名都卢山,在县西南七十里。《十六国春秋》曰:赫连定据平凉,登可蓝山望统万城。”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