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石岭
在今江西大余县东北。《清一统志·南安府》:赤石岭巡司“在大庾县东北百余里。明洪武二十二年置。旧治峰山里。弘治元年移小溪城,正德中复移于峰山新城。后又移而南,治峰山里水西村。今因之”。
古山名。在今江西省大余县东北。明于此置巡检司。
在今江西大余县东北。《清一统志·南安府》:赤石岭巡司“在大庾县东北百余里。明洪武二十二年置。旧治峰山里。弘治元年移小溪城,正德中复移于峰山新城。后又移而南,治峰山里水西村。今因之”。
古山名。在今江西省大余县东北。明于此置巡检司。
明置,属松潘卫。在今四川松潘县南九十里。《方舆纪要》卷73松潘卫:归化关“地形险要,有龙溪等砦大小横梁,为诸番出没处。自卫城南至叠溪之永镇堡,此为适中之地”。清以后废。
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南茅山。宋《景定建康志》卷19:抚掌泉“在茅山崇寿观前,虽旱不涸。《旧记》云,在鸿禧院东,闻击掌之声涌出如沸,其味甚佳。冬时常暖,亦呼为冬温泉”。
在今贵州遵义县东南乌江中。《方舆纪要》卷70遵义府遵义县:九节滩,“(明)万历中,永宁奢崇明作乱,其子寅据遵义,官军讨之,战于九节滩,复追败之于南城外锣钢渡,遂复遵义”。又称九接滩、会川河。在今贵州省
亦名东游水。即今四川苍溪县东北之东河。《寰宇记》卷86苍溪县:东水“一名宋熙水。西北自利州界来,南流经县东四十里,又东流入阆中县界”。以水经宋熙郡而名。
即今江西铅山县东南铅山河。《清一统志·广信府一》: 桐木水 “在铅山县南五十五里。源出福建崇安县界,流入分水关,北合紫溪,又合黄檗水、车盘水,至汭口入上饶江。亦名铅山水”。
在今安徽黄山市徽州区。为新安江支流。《舆地纪胜》卷20歙县:丰乐水“在歙县,出黄山”。《清一统志·徽州府一》:丰乐水“在歙县西北,源出黄山, 南流至府城西三里入练溪。《方舆胜览》:浙江四源,一出歙之黟
即今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南之南水。《方舆纪要》 卷102乳源县: 洲头水 “在县城南。源出双峰山,东北流入曲江县境,注于浈水”。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为南薇滩东侧的暗沙。水深约8米。1935年公布名称为阿利那滩。1947年改名奥南暗沙。
在今四川资中县西北,为龙水河支流。源出威远县中兴乡南,北流入资中县,经罗泉镇、龙结镇、珠溪镇,于三江口处入龙水河,东流在顺河乡东大河口注入沱江。清光绪 《资州志》 卷2: 珠溪 “在州西九十里。源出罗
治所在今四川大竹县东南。《宋史·地理志》 作“隣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