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赵寨集

赵寨集

即今山东高唐县西南赵寨子乡。为往来要路。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高唐县西南有赵寨集。


猜你喜欢

  • 淄角镇

    即脂角镇。今山东惠民县西南四十里淄角镇。《金史·地理志》: 厌次县有脂角镇。淄角乃脂角之讹。在山东省惠民县西部,西与济南市商河县接壤。面积72.1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淄角村,人口800

  • 庵东市

    即今浙江慈溪市西北二十二里庵东镇。地处万嵩庵东。清光绪 《余姚县志》 卷1 《市肆》 有庵东市。

  • 灵渠

    亦作澪渠、零渠。又名秦凿渠。或作湘桂运河、兴安运河。秦始皇时由史禄主持开凿,在今广西兴安县西,东接湘江,西接漓江,为沟通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人工运河,全长六十八里。工程主要分南北渠、斗门、堰坝等。南渠

  • 清水营堡

    明正统七年 (1442) 筑,属灵州守御千户所。即今宁夏灵武县东北清水营。《方舆纪要》 卷62灵州守御千户所: 清水营 “在所东八十里。……《五边考》: 套寇犯灵州,必由清水营入。清水营者,灵州之咽喉

  • 礼河集

    今安徽砀山县东李阁乡。《清一统志·徐州府二》 “毛城集”条下:“礼河集在(砀山)县东北二十里。”

  • 烂柴山

    在今湖北兴山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78兴山县: 烂柴山 “在县西四十五里。四面皆崇山峻岭”。

  • 平谷县

    ①西汉置,属渔阳郡。治所在今北京市平谷县西北十二里城子庄。西晋初废。后复置。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废。②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属蓟州。治所即今北京市平谷县。明洪武十年(1377)省入三河县,

  • 隐静山

    又名五华山、五峰山。在今安徽繁昌县东南十五里。以山腰建有隐静寺得名。传为南朝梁杯渡禅师栖隐地。唐李白有 《送道隐禅师还隐静寺》 诗。《元丰九域志》 卷6繁昌县有隐静山。《舆地纪胜》卷18太平州: 隐静

  • 石牛道

    古道路名。又名金牛道。古代汉中盆地和巴蜀的主要交通路线。自今陕西勉县西南行,越七盘岭入四川境,经朝天驿、广元,而至剑阁。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秦惠王谋伐蜀,乃作五石牛,言能屎金,以欺蜀王;蜀王“

  • 古漏关

    在今广西宾阳县西南古漏山下。《新定九域志》卷9:宾州有古漏关。《方舆纪要》卷109宾州:古漏关在“州(治今新宾镇)南四十五里。以古漏山名。宋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