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赵州

赵州

①北齐改殷州置,治广阿县 (今河北隆尧县东旧城)。《元和志》 卷17赵州: “因赵国为名。” 隋开皇中改置栾州,寻复为赵州。唐武德元年 (618)移治柏乡县 (今河北柏乡县),四年又移治平棘县(今赵县)。天宝初改为赵郡,乾元初复为赵州,辖境相当今河北宁晋、元氏、赵县、赞皇、高邑、栾城、临城、柏乡等县及隆尧县一部分。北宋宣和初改为庆源府。金改名沃州。元复名赵州,属真定路。明洪武初省平棘县入赵州,属真定府。清雍正二年 (1724)升为直隶州。1913年废为县。

②元至元十一年 (1274) 改赵赕千户置,属大理路。治所在今云南大理市东十六里凤仪镇。明、清属大理府。1913年废为县。


(1)北齐天保二年(551年)改殷州置,治广阿县(今河北隆尧县东旧城),唐武德初移治柏乡县(今属河北)。武德四年(621年)移治平棘县(今河北赵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宁晋、元氏、赵县、赞皇、高邑、栾城、临城、柏乡、隆尧等地。北宋属河北西路。宣和元年(1119年)升为庆源府,金天会七年(1129年)复降为赵州。天德三年(1151年)改为沃州,元复置赵州,属真定府。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州治平棘入州,清雍正二年(1724年)属直隶。1913年省州为赵县。州南洨河上有著名的隋大业年间所建安济桥,俗称赵州桥。(2)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置,治今云南省大理市东凤仪镇。属大理路。明清属大理府。1913年废州,改为赵县,因与直隶省(今河北省)赵县重复,1914年改名凤仪县。1960年撤销,并入大理市。


猜你喜欢

  • 博望砦

    北宋政和七年 (1117) 置,属泸州。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博泸乡一带。《舆地纪胜》 卷153泸州: 南寿山 “在乐共城西南三十五里。名博望砦”。后废。

  • 夏盖湖

    在今浙江上虞市东北夏驾山南。宋 《嘉泰会稽志》 卷10上虞县: 夏盖湖 “在县 (治今丰惠镇)西南 (系 ‘北’ 之讹) 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92绍兴府上虞县: 夏盖湖,“唐长庆二年开以溉田,湖

  • 波罗梁

    即今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波罗诺镇。为通滦平要道。清于此设讯兵戍守。

  • 金容金达等处长官司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镇远县东北八十里。明洪武二年 (1369) 改为镇远溪洞金容金达长官司。亦称金容金达司。元置,治今贵州省镇远县东北。属思州宣慰司。明初改为镇远金容金达长官司。

  • 清水溪镇

    即清溪场。今四川犍为县西南二十里清溪镇。

  • 咸 (鹹) 水湖

    在今福建上杭县南。《方舆纪要》卷98上杭县: 咸水湖 “在县南三层岭之北。有水一泓,味咸不涸”。

  • 景东府

    元至顺二年 (1331) 置景东府,属云南行省。治所即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辖境约比今云南景东县稍大。《元史·文宗纪》: “云南景东甸蛮官阿只弄遣子罕旺来朝,献驯象,乞升甸为景东军民府,阿只弄知府事。

  • 小蒸镇

    又名贞溪。即今上海市青浦县西南三十六里小蒸镇。《方舆纪要》卷24松江府青浦县:小蒸镇“三面傍泖,稍北曰大蒸。《志》云:镇西四里有古濮阳王大小二墓,蒸土筑之,因名。……旧置税局于此,寻废”。明洪武七年(

  • 大障水

    又作大鄣水。即今安徽绩溪县东之登源河。源出安徽绩溪县东大鄣山,西南入扬之河。《清一统志·徽州府一》:大障水“在绩溪县东南。源出大障山,郭璞所谓浙江水也。西南流至象山下,合扬之水为临溪。又西南流径歙县界

  • 予道县

    西汉置,属陇西郡。治所当在今甘肃洮河流域。东汉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