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台 (臺)
①在今江西大余县城内。《明一统志》 卷58南安府: 超然台 “在府城内。宋建,下有池。多花木”。
②在今山东诸城市北城上西偏。本元魏时筑。宋苏轼守密州复加栋宇,以为登眺之所。
③在今甘肃临洮县东一里。《明一统志》 卷36临洮府: 超然台 “在岳麓山,取宋苏轼诗 ‘超然台上望超然’ 之句为名”。《清一统志·兰州府二》: “本名凤台,宋熙宁中,蒋之奇改名。明嘉靖中,杨继盛建书院于此。”
①在今江西大余县城内。《明一统志》 卷58南安府: 超然台 “在府城内。宋建,下有池。多花木”。
②在今山东诸城市北城上西偏。本元魏时筑。宋苏轼守密州复加栋宇,以为登眺之所。
③在今甘肃临洮县东一里。《明一统志》 卷36临洮府: 超然台 “在岳麓山,取宋苏轼诗 ‘超然台上望超然’ 之句为名”。《清一统志·兰州府二》: “本名凤台,宋熙宁中,蒋之奇改名。明嘉靖中,杨继盛建书院于此。”
又名石头城、酒城、坛城。在今江苏吴江市北。《太平御览》 卷74引 《吴地记》 曰: “坛塘,一名陌城。夫差十二年,既杀子胥,后悔之,与群臣临江作塘,创设祭奠,百姓因以立庙。”
①唐先天元年(712)改箕州置,治所在辽山县(今山西左权县)。《元和志》卷13仪州:“因州东夷仪岭为名。”辖境相当今山西和顺、榆社、左权等县地及河北涉县北部地区。天宝元年(742)改乐平郡,乾元元年(
1914年由临开广道改置,属云南省。治蒙自县 (今云南蒙自县)。辖境约当今云南峨山、石屏、红河、绿春以东,通海、华宁、弥勒、泸西、师宗以南地区。1929年废。1914年6月由临开广道改名,治蒙自县(今
三国吴太平二年 (257) 置,治所在酃县(今湖南衡阳市东)。以在湘水之东而命名。辖境相当今湖南衡东、攸县、茶陵、安仁、炎陵、常宁及衡阳市东部地区。东晋太元二十年 (395) 移治临烝县(今衡阳市)。
即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北佘山镇。清光绪《青浦县志》卷2《市镇》:陈坊桥镇在“县治南十八里,南接辰山,东连佘山”。1981年改为佘山镇。
即今广西乐业县西南甘田镇。1944年冬广西省府部分机关迁此。
即武灌城。在今山西榆次市西南二十里陈侃村。
又作金江。即今云南永胜县西南金江街。清设金沙县知事。民国初改金沙县佐。
古名屠申泽。又名腾格里鄂模、腾格里脑儿。在今内蒙古磴口县西北。据传1950年以前还有湖泊存在,其后即逐渐干涸。《清一统志·鄂尔多斯》“临河旧城” 条: “按黄河北流,经古朔方之西,行五百余里,一支分为
在今江苏徐州市旧城东门。北宋郡守苏轼建。弟苏辙作赋。《清 一统志·徐州府二》: 黄楼“垩以黄土,故名”。集镇名。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南部。属川沙镇。人口1100。原黄楼镇人民政府驻地。清初名华家楼,乾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