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辛集镇

辛集镇

①即今河北青县西南辛集回族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青县图:西南有辛集镇。

②即今河北辛集市。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7束鹿县图:西北有辛集镇。

③即今山东冠县东北辛集乡。清道光《冠县志》卷2《市廛》:辛集“在县东北五十里”。

④即今山东临清市东新集。近夏津、高唐二县境。民国《清平县志》有辛集镇。


(1)在河北省辛集市中西部。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74.5平方千米。人口13.1万。明代名新集,后与4个村庄合并改名辛集。1945年今市区设辛集市,1949年改镇。1949年起为束鹿县治。1986年改兴华街道办事处,为辛集市治。1995年复镇。省重要皮毛集散地。有“河北一集”市场、皮毛专业市场。有毛皮、皮革、丝网、纺织、化工等厂。东部建有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德铁路、307国道和安辛、辛赵等公路经此。纪念地有烈士陵园。(2)在河北省海兴县东南部、漳卫新河北岸。面积48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辛集,人口 2780。原名新集,后讹为今名。1948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产小麦、玉米、大豆。有地毯、制钉、砖瓦、鱼网等厂。辛海、天无公路经此。(3)在山东省沂南县中部偏东。面积90.9平方千米。人口5.6万。镇人民政府驻辛集,人口 4200。据庙碑载文,明前期名洪家镇,明末清初改名兴旺庄,后改称新集、辛集。1949年属沂南县十四区。1954年十四区撤,分属河阳、寨西、苏村三区。1958年建辛集乡;同年8月成立辛集公社,11月沂南县撤销,辛集公社属沂水县。1959年并入库沟公社。1960年析出复设辛集公社,1961年随沂南县恢复称辛集区。1968年设辛集公社,1985年改辛集乡,1994年改设辛集镇。2000年库沟乡并入。沂河流经。产小麦、玉米、甘薯、稻、大豆等。有制鞋、印染、车木、衬衫、棉织等厂。羊临公路经此。(4)在河南省鹿邑县西部。面积57平方千米。人口5.4万。镇人民政府驻辛集,人口 5020。为春秋鸣鹿邑故址,南北朝称虎乡城。明、清为护厢城。清咸丰五年(1855年)捻军在山东、河南一带活动,其中一支在护厢城一带战斗。为纪念他们的辛苦战绩,当地群众改护厢城为辛集。1949年建区,1956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61年复区,1965年复公社,1983年复乡,1990年改镇。产小麦、玉米、棉花等,特产“孔集卤鸡”、“辛集麻花”。有农机、草制品、食品加工等厂。311国道经此。


猜你喜欢

  • 渣滓洞

    在今四川重庆市西北歌东山麓。为中美合作所最大的监狱,有牢房十八间。1949年11月,国民党特务大肆屠杀共产党员于此。

  • 柳都砦

    在今江西玉山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85广信府玉山县: 柳都砦 “县东南惠安乡。有巡司”。

  • 江原郡

    南朝梁改晋康郡置,属益州。治所在江原县(今四川崇州市西北六十里怀远镇)。北周废。(1)南朝齐改晋原郡为晋康郡,后又改为江原郡,治江原县(今四川崇州市西北怀远镇)。属益州。辖境约当今四川省崇州市地。北周

  • 郦州

    唐武德二年 (619) 置,治所在新城县(今河南邓州市西北四十八里张村镇)。八年 (625)废。(郦zhí) 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治新城(今河南邓州市西北张村)。辖境相当今河南省邓州市西北部。八

  • 昌图厅

    清嘉庆十二年 (1807) 置,属奉天府。治所在辽宁昌图县西老城镇。光绪三年 (1877) 升为昌图府。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置,治今辽宁省昌图县西昌图老城镇。辖境相当今辽宁省昌图县。光绪三年(1

  • 大莋县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属越嶲郡。治所在今四川盐边县北鰔鱼乡南。《水经·若水注》:“若水又南径越嶲大莋县入绳。”即此。东汉末废。古县名。西汉武帝时置,治今四川省盐边县东北敢鱼附近。属越嶲郡。东汉末

  • 干齐县

    西汉置,属酒泉郡。治所在今甘肃玉门市西北。《三国志·魏书·阎温传》:三国魏初,燉煌功曹张恭“遣从弟华攻酒泉沙头、干齐二县”,即此。晋改属敦煌郡。北魏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玉门市西北。属酒泉郡。

  • 乞湿泐巴失海子

    即乞则里八海。今新疆福海县西北乌伦古湖。《元朝秘史》卷5:征乃蛮,“又追至乞湿泐巴失海子”。

  • 喀喇昆 (崑) 仑 (崙) 山

    一作喀喇阔鲁穆岭。在新疆西南部及克什米尔东北部,向东延入西藏北部。清道光 《拉萨厅志》卷上 《山川》 作喀喇昆仑山。喀喇昆仑者,突厥语黑石块之义。

  • 长宁谷

    即今青海西宁市北川河谷。《隋书·炀帝纪》:大业五年(609),“五月乙亥,上大猎于拔延山,长围周亘二十里。庚辰,入长宁谷”。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