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辛集镇

辛集镇

①即今河北青县西南辛集回族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青县图:西南有辛集镇。

②即今河北辛集市。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7束鹿县图:西北有辛集镇。

③即今山东冠县东北辛集乡。清道光《冠县志》卷2《市廛》:辛集“在县东北五十里”。

④即今山东临清市东新集。近夏津、高唐二县境。民国《清平县志》有辛集镇。


(1)在河北省辛集市中西部。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74.5平方千米。人口13.1万。明代名新集,后与4个村庄合并改名辛集。1945年今市区设辛集市,1949年改镇。1949年起为束鹿县治。1986年改兴华街道办事处,为辛集市治。1995年复镇。省重要皮毛集散地。有“河北一集”市场、皮毛专业市场。有毛皮、皮革、丝网、纺织、化工等厂。东部建有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德铁路、307国道和安辛、辛赵等公路经此。纪念地有烈士陵园。(2)在河北省海兴县东南部、漳卫新河北岸。面积48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辛集,人口 2780。原名新集,后讹为今名。1948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产小麦、玉米、大豆。有地毯、制钉、砖瓦、鱼网等厂。辛海、天无公路经此。(3)在山东省沂南县中部偏东。面积90.9平方千米。人口5.6万。镇人民政府驻辛集,人口 4200。据庙碑载文,明前期名洪家镇,明末清初改名兴旺庄,后改称新集、辛集。1949年属沂南县十四区。1954年十四区撤,分属河阳、寨西、苏村三区。1958年建辛集乡;同年8月成立辛集公社,11月沂南县撤销,辛集公社属沂水县。1959年并入库沟公社。1960年析出复设辛集公社,1961年随沂南县恢复称辛集区。1968年设辛集公社,1985年改辛集乡,1994年改设辛集镇。2000年库沟乡并入。沂河流经。产小麦、玉米、甘薯、稻、大豆等。有制鞋、印染、车木、衬衫、棉织等厂。羊临公路经此。(4)在河南省鹿邑县西部。面积57平方千米。人口5.4万。镇人民政府驻辛集,人口 5020。为春秋鸣鹿邑故址,南北朝称虎乡城。明、清为护厢城。清咸丰五年(1855年)捻军在山东、河南一带活动,其中一支在护厢城一带战斗。为纪念他们的辛苦战绩,当地群众改护厢城为辛集。1949年建区,1956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61年复区,1965年复公社,1983年复乡,1990年改镇。产小麦、玉米、棉花等,特产“孔集卤鸡”、“辛集麻花”。有农机、草制品、食品加工等厂。311国道经此。


猜你喜欢

  • 阿邦乡

    在今云南建水县东南。明初置阿邦乡土守备。

  • 圣索菲亚教堂

    在今黑龙江哈尔滨市道里透笼街61号。建于1907年,是沙皇俄国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的一座木结构的随军教堂。1923年和1932年两次重建。教堂通高36米,主体全部为清水红砖结构。共分四层,楼层之间

  • 峦州

    唐永贞元年 (805) 改淳州置,治所在永定县 (今广西横县西北峦城镇北郁江东岸)。《寰宇记》卷166峦州: “以郡内最多山峦为称。” 辖境相当今广西横县、邕宁、宾阳三县间地。北宋开宝五年 (972)

  • 太华殿

    北魏平城宫内正殿。在今山西大同市北。《魏书·高宗纪》:太安四年(458)三月,“起太华殿”。同书《高祖纪》:皇兴五年(471),孝文帝“即皇帝位于太华前殿”。太和九年(485)二月,“癸未,大飨群臣于

  • 雍水安抚司

    亦作瓮水安抚司。明洪武十七年(1384) 置,属播州宣慰司。治所在今贵州瓮安县北。万历二十八年 (1600) 改置瓮安县。

  • 仓垣城

    一名仓垣亭。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北。《水经·汳水注》:“汳水东径仓垣城南,即大梁之仓垣亭也。”又,《济水注》:“济水又东径封丘县南,又东径大梁城北,又东径仓垣亭。”《晋书·石勒载记》:晋永嘉三年(309)

  • 耿马设治局

    1939年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1952年改置耿马县。1942年由顺宁县属耿马宣抚司地析置,治耿马(今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驻地)。1949年改设耿马设治区,1952年升县。

  • 宣汉县

    ①东汉和帝时置,属巴郡。治所即今四川达川市。建安六年 (201) 属巴西郡。三国蜀汉属宕渠郡,寻属巴西郡。西晋初废。惠帝时复置,属宕渠郡。南朝宋为巴渠郡治。西魏废帝二年 (553) 改为石城县。②南朝

  • 驮排江

    在今广西扶绥县西北。《明史·地理志》罗阳县:“西有驮排江。源出永康县,下流入于丽江。”

  • 新浦镇

    在今江苏连云港市驻地新浦区。清光绪三十一年 (1905),自开为商埠。在浙江省慈溪市北部沿海。面积60.9平方千米。人口5.4万。镇人民政府驻新浦沿,人口1.4万。清咸丰年间为接通老浦(破山浦)开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