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东道
1913年由康安道改置,属四川省。治巴安县(今四川巴塘县)。辖境约当今四川金沙江以东(石渠、德格、白玉、得荣四县除外),大金川、大渡河以西地区及西藏芒康县南盐井镇地。1914年裁撤。
1913年3月以清末康安道区域置,治巴安县(今四川巴塘县)。属四川省。辖巴安、康定、安良、泸定、雅江、道孚、理化、怀柔、稻城、贡噶、义敦(老义敦)、盐井、甘孜、炉霍、丹巴、定乡等县。辖区约当今四川省金沙江以东,大金川、大渡河(含泸定县)以西,得荣、乡城、稻城、九龙等县以北地区。1914年废。
1913年由康安道改置,属四川省。治巴安县(今四川巴塘县)。辖境约当今四川金沙江以东(石渠、德格、白玉、得荣四县除外),大金川、大渡河以西地区及西藏芒康县南盐井镇地。1914年裁撤。
1913年3月以清末康安道区域置,治巴安县(今四川巴塘县)。属四川省。辖巴安、康定、安良、泸定、雅江、道孚、理化、怀柔、稻城、贡噶、义敦(老义敦)、盐井、甘孜、炉霍、丹巴、定乡等县。辖区约当今四川省金沙江以东,大金川、大渡河(含泸定县)以西,得荣、乡城、稻城、九龙等县以北地区。1914年废。
清同治七年(1868)析新宁县置,属广州府。治所即今广东台山市东南赤溪镇。1912年改为赤溪县。清同治七年(1868年)置,治今广东省台山市东南赤溪镇。属广东省。辖境相当今台山市南部地。1912年改为
在今浙江诸暨市北。《元和志》卷26越州诸暨县:乌带山“在县北五十里,出紫石英”。
一作沤夷川。即滱水西源,今山西浑源县东南之唐河。《周礼·职方》:“正北曰并州,……其川虖池、呕夷。”一说指祁夷水,即今山西广灵和河北蔚县境内桑干河支流壶流河。
即今河北景县西南三十八里青兰乡。清同治《畿辅通志》 卷49景州图: 南有青兰。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五云山下。《清一统志·杭州府二》:云栖寺“吴越建。宋治平二年改名栖真禅院。后废”。明隆庆五年(1571),掘地得碑,即古云栖寺。“云栖竹径”为杭州胜景之一。
明景泰三年 (1452) 调置紫荆关城内,属大宁都司。治所在今河北易县西北紫荆关镇。
亦名滮湖。在今浙江嘉兴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91嘉兴县 “鸳鸯湖” 条: “鸳 (鸯) 湖之水与其支流至城东南二里,会于彪湖,亦名马肠湖。又循城而北,与秀水合,会于运河。”
即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西北三十六里苏撒坡。清设束色堡汛。“束色堡”彝语意为白彝土司居住的地方。即“束塞堡”。
战国韩地。在今河南宜阳县西。《战国策·东周一》: 秦攻宜阳,周君对赵累曰,“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史记·苏秦列传》: 苏秦说韩宣子曰,“韩北有巩、成皋之固,西有宜阳、商阪之塞”。古邑名
西晋洛阳宫殿名。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文选·晋纪总论》 注引干宝《晋纪》曰:永平元年(291),“诛太傅杨骏,迁太后杨氏于永宁宫”。《元河南志》引《洛阳宫殿簿》曰:永宁宫“有连阁二百八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