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辽东郡

辽东郡

①战国燕置,治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市老城)。辖境相当今辽宁大凌河以东、开原市以南,朝鲜清川江下游以北地区。西晋改为辽东国。后复为郡。十六国后燕时地入高句丽。北燕侨治辽东郡于今辽宁西部。北魏废。

②隋大业八年(612)置,治所在通定镇(今辽宁新民市东北辽滨塔村)。辖境相当今辽宁新民市及法库县部分地区。唐废。


(1)战国燕置,秦治襄平县(今辽宁辽阳市)。辖境约当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地区。西晋改为国。后复为郡。十六国后燕末地入高句丽。北燕又侨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北齐废。(2)隋大业八年(612年)置,治通定镇(即今辽宁新民市东北辽滨塔)。辖境相当今辽宁省新民市大部及铁岭、调兵山、法库等市县部分地。唐废。


猜你喜欢

  • 杏林镇

    在今陕西扶风县东二十五里杏林镇。《方舆纪要》卷55扶风县:杏林镇“其地多杏,亦曰杏林古驿”。(1)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北部。面积52.2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曾营。因杏林村得名。1957年由

  • 团城

    ①在今北京市故宫西北北海公园南门西侧。初为辽、金御园一部分,时仅琼华岛(今琼岛)前水中一小屿。至元代,岛上建有仪天殿。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21“宫阙制度”条载:“仪天殿在池中圆坻上。”明改仪天殿为

  • 阿巴哈纳尔右翼旗

    清康熙六年(1667)置,属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驻地在今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南贝力克牧场驻地平顶山。1914年划归察哈尔特别区,1928年属察哈尔省。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49年并入西部联合旗。古

  • 宕州

    ①北周天和元年 (566) 于宕昌羌地置,治所在阳宕县 (今甘肃宕昌县东南)。辖境相当今甘肃宕昌、舟曲二县地。大业三年 (607) 废。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治所在怀道县 (今甘肃宕昌县西南)

  • 绣江亭

    在今山东章丘市北二十五里绣惠镇绣江东岸。《明一统志》 卷22济南府: 绣江亭 “在章丘县绣江之滨。金元好问游济,与府参佐张子钧、张飞卿觞于绣江亭,漾舟荷花中。即此”。

  • 白龙洞

    ①在今广西桂林市南之南溪山。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白龙洞“在南溪平地半山中。龛有大石屋, 由屋右壁入洞,行半途,有小石室”。②即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中之白龙洞。明胡世安《登峨山道里记》:“由牛

  • 和义县

    亦作义和县。隋大业十二年 (616) 置,属资阳郡。治所在今四川威远县东北。《元和志》 卷33和义县: “以招和夷僚,故以和义为名。” 唐武德元年 (618) 改属泸州。贞观八年 (634) 改属荣州

  • 唃厮啰

    一作嘉勒斯赉。藏语意为 “佛子”。11世纪初,吐蕃赞普后裔欺南陵温建立的地方割据政权。首府在青唐城 (今青海西宁市)。《青唐录》: “占河湟间二千余里。河湟间有鄯、廓、洮、渭、岷、叠、宕等州。” 相当

  • 通秦县

    金正大三年 (1226) 升通秦寨置,属葭州。治所即今陕西佳县西北通镇。蒙古至元六年(1269) 废。古县名。金正大三年(1226年)升通秦寨置,治今陕西省佳县西北通镇,属葭州。元至元六年(1269年

  • 石墨城

    亦作石默城。在今四川巫山县或巫溪县境;一说在湖北巴东县境。《周书·蛮传》:北周天和元年(566),“向五子王据石默城,令其子宝胜据双城。……(陆腾)擒五子王于石默,获宝胜于双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