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府
契丹天显十三年(938)置,治所在辽阳县(今辽宁辽阳市老城)。辖境相当今辽宁辽阳、本溪、鞍山、辽中等市县地。元改为辽阳路。明初废。清顺治十年(1653)复置,十四年(1657)徙治沈阳,改为奉天府。
辽会同元年(938年)置,治辽阳县(今辽宁辽阳市)。辖境约当今辽宁省辽阳市附近。元改置路。清顺治十年(1653年)复置府,十四年移治沈(瀋)阳县,改属奉天府。
契丹天显十三年(938)置,治所在辽阳县(今辽宁辽阳市老城)。辖境相当今辽宁辽阳、本溪、鞍山、辽中等市县地。元改为辽阳路。明初废。清顺治十年(1653)复置,十四年(1657)徙治沈阳,改为奉天府。
辽会同元年(938年)置,治辽阳县(今辽宁辽阳市)。辖境约当今辽宁省辽阳市附近。元改置路。清顺治十年(1653年)复置府,十四年移治沈(瀋)阳县,改属奉天府。
即密水。在今山东诸城市东北。《水经·潍水注》:“应劭曰:县有密水,故有高密之名也。然今世所谓百尺水者,盖密水也。”
唐高宗上元年间修建,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西约四里洛水北岸。《旧唐书·地理志》:宫城在东都城西北隅,“上阳宫在宫城之西南隅,南临洛水,西拒谷水,东即宫城,北连禁苑。宫内正门正殿皆东向,正门曰提象,正殿
即今广东五华县西南华阳镇。清同治《广东图说》卷90:长乐县有华阳墟。
唐武德元年 (618) 置,治所在宣汉县(今四川宣汉县东北)。辖境相当今四川宣汉县东北地。三年 (620) 移治新安废镇 (今宣汉县西北)。贞观元年 (627) 废。
即今湖南衡南县 (衡阳市) 南六十六里松柏乡。明置巡司于此。
即今广东南海市西北小塘镇。清康熙《南海县志》卷2:“小塘墟在上围堡。”
俗称桃虢川。在今陕西太白县东桃川乡。《资治通鉴》: 唐广德二年 (764),“五谷防御使薛景仙讨南山群盗,连月不克,上命李抱玉讨之。贼帅高玉最强,抱玉遣兵马使李崇客将四百骑自洋州入,袭之于桃虢川,大破
明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中游支流库鲁河流域。后废。
唐置,故址在今山西阳曲县北三十里何庄。《新唐书·地理志》:阳曲县“有赤塘关”。金置赤塘关镇。约在今山西省阳曲县北河庄一带。唐属阳曲县。
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周书·文帝纪》:西魏大统八年(542)十月,宇文泰出军蒲坂击高欢,“军至皂荚,齐神武退”。《方舆纪要》卷41临晋县:皂荚戍“在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