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里泊
亦称达尔诺尔、达里冈爱诺尔、捕鱼儿海。即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里诺尔。清张穆《蒙古游牧记》卷4阿巴哈纳尔部:“多伦诺尔同知清查册曰:多伦诺尔正北三百五十余里有池二处,河三道。其最大者名达尔诺尔, 周广二百余里。中有岛屿,为水禽聚集之所。东南四十里曰冈噶诺尔,广四五十里, 中有细流,与达尔诺尔相通。”
亦称达尔诺尔、达里冈爱诺尔、捕鱼儿海。即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里诺尔。清张穆《蒙古游牧记》卷4阿巴哈纳尔部:“多伦诺尔同知清查册曰:多伦诺尔正北三百五十余里有池二处,河三道。其最大者名达尔诺尔, 周广二百余里。中有岛屿,为水禽聚集之所。东南四十里曰冈噶诺尔,广四五十里, 中有细流,与达尔诺尔相通。”
在今山东菏泽市西北三里。《魏书·地形志》:济阴郡乘氏“有大乡城”。《寰宇记》卷13曹州乘氏县:“大飨故城在县西北三里。故《志》云古之鄸城也,后改名大飨城。”
楚邑名。在今安徽砀山县东北二十五里。《左传》: 昭公四年 (前538) 冬,“吴伐楚,入棘、栎、麻”。杜注: “棘、栎、麻,皆楚东鄙邑。”
清外蒙古(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所属二十旗之一。顺治十二年(1655)始设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前杭爱省北境哈拉和林。古旗名。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设,驻地在今蒙古国前杭爱省萨克哈一带。雍正后为乌
在今浙江海盐县西南三十二里。《方舆纪要》 卷91海盐县: 茶磨山,“今山周不过三里”。明嘉靖间兵科给事中许相卿隐居于此。
在今福建漳浦县。《方舆纪要》 卷99漳浦县: 临漳驿在 “县治西北。马驿也。宋置。曰仙云驿。元曰临漳,明朝因之”。
又名白茅浦、白茆浦。在今江苏常熟市东。《宋史·河渠志七》:“乾道初,平江守臣沈度、两浙漕臣陈弥作言:‘疏浚昆山、常熟界白茆等十浦,约用三百万余工。其所开港浦,并通彻大海。’”元、明时屡经浚治,清康熙二
清乾隆时置热河副都统。嘉庆十五年(1810) 改都统。治所在承德府 (今河北承德市)。领承德府、内蒙古东二盟十六旗、西勒图库伦喇嘛一旗。辖境相当今河北围场、丰宁二县以东,至内蒙古奈曼、库伦二旗、辽宁阜
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北古淮河北。《魏书·元澄传》:“遣统军傅竖眼、王神念等进次大岘、东关、九山、淮陵,皆分部诸将,倍道据之。”在今江苏省盱眙县西北古淮河北。《资治通鉴》: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北魏元
清乾隆十八年(1753)设,属蒙古科布多。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乌布苏省乌布苏诺尔湖南。
①在今福建泉州市南。《寰宇记》卷102泉州晋江县:“龙湖在县南一百里,有庙存焉。”明《八闽通志》卷7《地理志·山川》:龙湖“在府城南。相传湖与海通,中为涌沙所隔,遂别为湖。尝有龙出入其中,故名”。《清